汽车消费低价背后有陷阱 维权往往面临“三难”
2018-01-17 15:11:32 来源:工人日报
2017年4月,消费者李女士在上海锦弘4S店看中东风风行F600汽车,总价接近11万元。她当时支付了3000元定金。两个月后,李女士到4S店提车时,却被告知用信用卡支付,需额外支付0.6%的手续费。如果不支付手续费,她就没办法提车,而且定金也不退。无奈之下,李女士只好交了这笔手续费。
李女士的遭遇只是《2017年十大汽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的典型案例之一。这份由消费者网联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于今天发布的报告同时显示,汽车消费中还存在低价背后有陷阱、银行按揭变融资租赁等几大坑。
价格潜规则与低价骗局
去年7月,长春消费者孙先生在4S店购买一款售价为26.2万元的越野车。销售人员提出,按揭购车只需25.17万元,按揭购车比全款还便宜。但要支付咨询服务费10560元、上户费2000元,一次性购买三年的保险费30000元。
孙先生计算后发现,按揭购车花费实际比全款购车还多,于是向4S店提出改为全款购车,可4S店以贷款手续已经开始办理,无法改变销售方式为由予以拒绝。
对此,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律师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4S店以按揭购车优惠吸引消费者,并且在消费者购车后巧立名目,捆绑销售其他产品和服务,隐瞒实际按揭购车的花费,涉嫌虚假宣传。此外,目前车辆保险都是一年一保,让消费者一次性购买三年的保险也不合理。
报告显示,消费者对汽车价格方面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标价之外加价收费、强制收取服务费用等问题。甚至有个别销售企业在卖车过程中存在强制消费行为,如强制搭售保险、装饰,强制上牌等。
“究其原因,部分汽车销售企业为了能多卖车,不惜对消费者虚假宣传,引诱消费者上当。”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孙颖说。
此外,报告还显示,低价背后存陷阱。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陈音江告诉记者,销售商的低价骗人招数具体表现为:商家先是在网上标出低价吸引消费者,然后以“对价费”“返油卡”“送装饰”等方式收取高额费用,签合同时快速翻页,故意不让消费者看清合同就签字,最后返油卡要交钱,说好的免费送内饰也要交钱。
相关阅读
- (2020-06-08)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 抓实抓好新能源汽车安全工作
- (2020-06-08)童锁标签压印或引误解 奔驰召回消除安全隐患
- (2020-06-08)头部气帘药剂受潮存隐患 宝马召回消除安全隐患
- (2020-06-08)关于“家庭摇号”15问 转给未成年孩子可以吗?
- (2020-06-08)现有摇号次数或轮候时间将转为积分累加 向“无车家庭”优先配置
- (2020-06-08)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做好宣传推广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