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保险 >

银行前两月放贷近5000亿 其他融资渠道仍收紧

2017-03-16 11:30:17 来源: 证券时报

其他融资渠道仍收紧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调控深化,房企的通道融资业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监管。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银监会对16个热点城市开展金融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的专项检查,包括且不限于首付贷款、房地产开发贷、与房地产中介及房企合作、理财及信托等多种业务。今年2月,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紧,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禁止私募、资管计划投向上述16个热点城市的地产项目。

这样的监管正在显效。

首先是地产公司债限发。从去年9月底房产调控政策开始,沪深交易所相继对地产行业的公司债监管加严。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分析师姜超的研报显示,2016年11月境内地产公司债发行18只,较10月的41只、9月的80只大量减少,发行金额也从10月的420亿元减少至120亿元;12月公司债仅有浙江万厦发行的5只私募债,发行金额仅为1.4亿元。2017年1月发行6只地产公司债,发行金额32.4亿,仅为去年同期的2.4%,即便考虑到春季的影响,与2016年2月相比,发行额也仅为其10.3%;而今年1月地产公司债发行额仅为同期的2.4%,2月以来地产公司债更是处于“零发行”状态。

其次是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收紧。1月房地产领域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仅100亿元,同比减少逾三成;2月以来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仅15.9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资金成本抬升至7%以上。

内地房企海外发债因此急剧升温。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内地房企共发行境外债券23只,规模总计79.5亿美元。

海通证券分析指出,从融资成本看,2016年海外地产债平均票息低于2015年,但随着人民币贬值和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海外发债成本开始反弹,万科、绿地、碧桂园去年年内发行的几只票据票息均有抬升。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大、美元债融资成本上行的背景下,地产企业仍选择海外融资,主要还是受国内融资收紧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