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保险 >

28家外资寿险10年份额仅5.6% 经营理念有分歧

2016-11-28 10:04:12 来源: 投资者报

无论是网点的设置还是销售渠道、保险产品的规划,外资险企似乎都不太占有优势。外资险企到底突破点在哪里呢?早在前两年,业内就有观点认为,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能够补足外资险企网点较少的短板。但据中保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互联网保费跃居前十的外资险企仅有弘康人寿、工银安盛两家,至少有13家外资险企的互联网保费收入不足1000万元,当然与公司总体体量较小有关,但也无法掩饰外资险企在互联网领域表现一般的现状。今年上半年,中英人寿、弘康人寿同比增速跃居前十,说明一些外资险企也已开始在互联网领域有所布局。

经营理念有分歧

合资保险迟迟发展不利,与外资险企股东经营理念差异太大有关。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国外的公司更注重业务能否盈利,而国内更希望把业务规模做大,利润次要于规模。双方对于盈利的心理预期不同导致股东之间产生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股东稳定的外资险企,一般发展状况也比较好。例如信诚人寿、中英人寿等,自成立以来这些公司的股东及股东持股份额就没有发生过变化,去年信诚人寿净利润为3.8亿元,同比增长19%,中英人寿2015年净利润达3.4亿元,同比增长42%。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独资外资险企,友邦保险并没有中资股东加入,按照外资险企注重效益的经营模式,友邦保险一直发展稳健,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保费达124亿元,同比增长28%。去年盈利更是高达31亿元,同比增长超1倍。友邦保险方面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友邦更注重对细分市场的挖掘,能够使得各类人群获得更精细的服务与保障。由此看来,外资险企对中国市场并非没有适应力及吸引力,股东理念不同才是经营不善的因素。

一般来说,中外资持股比例相近的险企更容易发生纠纷,由于话语权相当,“谁说了都不算”,具体决策及工作也无法推进,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

实际上,由于经营问题,外资险企股东不断更迭的状况并不少见,近期新光海航股东易主尘埃落定,新光海航原中方股东海航集团退出,新的控股方柏霖资产加入,持股51%,台资股东新光人寿仍持有25%的股权。此外,中法人寿、同方全球人寿、中荷人寿等几乎一半的外资险企都经历过股权变动的震荡。

未来,外资险企市场还需要进一步磨合,管理经营上能否协调或许才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