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ICO禁令浇不灭一夜暴富贪婪 有人顶风上阵

2017-09-11 10:41:46 来源: 投资者报

无奈的“一刀切”监管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如今有人用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来形容ICO项目快速发展的失控局面。

《投资者报》记者在一些以ICO为主题的QQ群、微信群等社交软件上发现,即使遭监管叫停,仍有不少人在推销新的ICO项目,甚至自封“金牌导师”一类的头衔。他们无需项目白皮书,只凭抛出诸如“很多人只是简单推广注册就获利几万元”、“错过××,千万不能错过免费领的××了,前28000人注册赠送666个××币,分享好友有奖励并按照比例进行再奖励”等十分浮夸的广告就能招揽一批投机客。

对此,多数投资者却习以为常。李佳表示,现在投资ICO项目的非专业投资者已经和不靠谱项目的比例旗鼓相当了。“大家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参与进来,市场怎么可能健康?”

《投资者报》记者从深圳正在进行中的几个ICO项目负责人那里了解到,由于监管限制,他们的项目不会在国内进行,计划借道香港、新加坡,或者干脆不用ICO的方式,而是以私募的方式进行发行募资。

“谁都可以发布白皮书,大爷大妈都来买代币了,真正做区块链研究的团队就淹没其中了。”深圳一位币圈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正因如此,监管层才采取了这样类似“一刀切”的举措,这对于国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是一种伤害。

清退何其难?投资者忧虑公司跑路

与不愿意退币的投资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投资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卷入了骗局,于是转而维权。问题的重点在于监管层要求“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如果是ICO中的代币直接清退就好,但是很多投资者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成本价不同,平台选择什么价格进行清退就成为问题的焦点。

李佳表示,他几乎没有参与过ICO项目,因为很多白皮书的项目未必能让人看懂,所以只有项目真正落地他才会投资,这也决定了他手中的代币均是二级市场里交易而来的。而他持有的某代币已经有人成立了维权群。

《投资者报》记者在维权群中发现,此次维权的代币在进行ICO融资时,原始价格为3.5元(事实上,代币是由法币购买比特币、莱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再由后者进行交易购买的,此处为方便理解换算成法币),但投资者持币成本价在3.5元到11元之间不等。

随着监管政策的发布,该代币截至9月7日已经下跌到1.984元,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有大幅浮亏,而代币公司并未在公告中给出具体清退价格,只表示先登记,约定一个月内退币。但投资者认为公司在故意拖延,试图跑路。

李佳担忧地说:“我的成本价是4元,从当前的价格看已经亏损一半。代币公司说会对二级市场的交易做一些补偿,算是比较良心的了,但是一定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我担心这样闹下去,(万一跑路)会血本无归。”

记者注意到,目前网络上的“维权”群体并不少见,有的代币发行机构实际发行的代币与白皮书宣称的代币不同,有的网站则在维权压力下清空了微博、删除了白皮书,还让投资者联系不到客服。

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而又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疯狂混乱的市场里,该买单的终将买单,那些认为所有的泡沫之下必有美酒的投资者或许该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