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高考生要注意了!疑又有20所虚假大学被揪出

2017-06-23 11:25:27 来源:新华网

2000元买五万条考生信息卖假文凭牟利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根本不存在的虚假大学不可能靠招生来牟利,高考生通过正常渠道填报志愿,不会成为虚假大学的受害者。虚假大学的真实目的是卖假文凭牟利,那些相信花钱可以买到文凭以及知假买假的人,才是虚假大学的目标客户。

高考落榜生是虚假大学的潜在目标,也是他们主动出击进行诈骗的对象,而考生个人信息的泄露降低了他们的行骗成本。

记者在几个诸如“高考名单”“2017招生资源”QQ群中发现,类似“河南名单谁有”“湖北江苏全省高招名单需要速联系”等买卖考生信息的聊天内容不少。

一位自称掌握多省高考资源的网友表示,2000元就可以买五万条四川绵阳的考生名单。当记者询问“能不能先发几条,看看名单是否真实可靠”,对方发来一张考生名单截图,包含学校、姓名、性别及联系电话。记者通过打电话和微信搜索等方式,验证截图中18位考生的身份属实。

拿到名单后,这些虚假大学大量群发短信或所谓的录取通知书,坐等上钩者。由于成本极低,哪怕只有极少比例的人上当受骗,他们的利润也非常可观。

据调查,为方便行骗,很多虚假大学网站均有虚假的在线学历查询等入口,为假文凭做假认证。曾在“上大学网”担任内容总监、多年来从事虚假大学核实甄别工作的谌江平介绍,不法分子会建一些仿冒教育部“学信网”的非正规查询验证平台,将被骗者个人信息及毕业信息建档联网。假文凭的交易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花钱买假助长虚假大学泛滥

据了解,“上大学网”从2013年开始总共推出了六批虚假大学警示榜,挖出了400多所虚假大学。记者试图在网上再次登录这些上榜的虚假大学,结果弹出“您输入的网址无法访问”,说明这些网站已被关闭。

虚假大学为何屡禁不绝?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是因为网站建设手续简单、成本极低,且在境外注册容易逃脱监管。另一方面,一些花钱买假的人也助长了虚假大学的泛滥。“上大学网”对虚假大学受害者分析发现,有的人明知证书是假,但因为报考、升职、入户等需求,所以花钱买假文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对虚假大学的监管不仅是教育部门一家的责任,建议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虚假大学属于明显的诈骗行为,应像治理电信诈骗一样,纳入网络虚假信息的管理范畴。虚假大学大多通过互联网进行诈骗,隐蔽性、流动性强,公安网监部门应进行有效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