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剑指A股“无股不押”风险 爆仓警报频频拉响

2017-09-15 10:51:2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评论

122股质押率超50%

爆仓警报频频拉响

交易所携手中国结算调整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规则,直指沪深股市令人担忧的“无股不押”现状。

根据中国结算的数据,2014年至2016年,A股涉及股权质押的个股数量分别达到2554只、2792只、3008只,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进行7983次质押行动,共计质押逾1980亿股,质押参考市值达约2.36万亿元。目前两市涉及股权质押的个股数量高达3305只,占比高达98.5%。以9月14日的收盘价计算,A股中未解押股票质押市值达6.1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比例约为一成。其中,单只股票质押比例超过50%的有122只,占比3.74%;超过60%的有43只,占比1.32%;超过70%的有8只。

另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今年以来A股共有208位上市公司股东质押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另外,16家上市公司单个股东质押股数占总股本比例超过两成。

从质押市值角度观察,共有11家上市公司股票被其股东质押参考市值超过300亿元。其中,排名居首的上海莱士合计质押34.67亿股,占总比本比例接近70%,合计参考市值逾700亿元。

大面积、高比例股权质押的背后,风险不容忽视。

洲际油气7月25日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广西正和质押给长江证券的8680万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3.83%)因触及平仓线,被资金提供方平安银行强制平仓,质押股票将在六个月内被减持。这也成为年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因股权质押爆仓而被强平的首例。

事实上,由股权质押带来的强平风险在早些时候已经显露苗头。今年4月中旬开始,受金融“去杠杆”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出现持续调整。民生证券策略研究部研究显示,若只计算2016年以来的股权质押,以假设折价率四折、警戒线150%估算,截至5月23日跌破警戒线的股票质押市值规模接近3000亿元。以当天收盘价计算,共有233只个股639笔股权质押交易低于警戒线,需要追加担保品。

在欢瑞世纪、银河生物、科林环保等多家上市公司敲响质押爆仓“警钟”的同时,“补充质押”现象也频频出现。

9月11日上市公司尔康制药发布公告,公司股东帅放文于9月8日将其持有的1330万股股份质押给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此次质押目的为“补充质押”。在此之前,九鼎新材、誉衡药业、双塔食品等多家上市公司均曾发布相似公告。

股权质押风险的积聚甚至在A股市场催生了一个新的“热点”。从6月初开始,奋达科技、凯美特气、宝莱特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董事长、大股东倡议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并承诺兜底。

推出“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大多有大量股份处于质押状态。业界分析认为,此类公司倡议增持的目的,往往是为避免股价进一步下跌带来的质押股权平仓风险。“豪气”兜底的本质,是董事长和大股东们的“临危自救”。

降杠杆 防脱实向虚 遏野蛮举牌

监管或收“一箭三雕”之效

面对“无股不押”的现状以及逐步暴露出的风险,呼之欲出的“史上最严”质押式回购新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单只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的规定,将导致质押比例较高的个股无法进行新的质押融资,或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目前沪深两市平均质押率稳定在44%左右,新规中关于质押率不得超过60%的规定,仅对少数个股质押业务有一定影响,整体而言或较为有限。

经济学家宋清辉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新规将使单只股票质押集中度受限,降低券商股票质押规模和质押平仓风险。同时,防范部分股东质押式减持对市场的冲击,以求达到减少资金空转、降低社会融资利率水平等目的。

“从总体来看,质押式回购新规意在规范质押业务,降低此前部分公司过高的金融杠杆,降低股票质押风险,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宋清辉说,短期市场可能因此面临回落压力,中长期则有助于市场健康发展。

除了化解“无股不押”背景下市场震荡导致的强平风险,新规强调“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质押融入资金应应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并专户管理”,也被认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一度盛行的“野蛮举牌”起到遏制作用。

备受关注市场关注的“宝万之争”中,宝能系反复抢筹万科股份,其中部分资金即来源于通过股权质押补充现金流进行的再投资。有市场人士认为,新规出台将杜绝此类举牌“套路”。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在提速新股发行直至IPO常态化的同时,监管部门相继出手对重大资产重组、定增和减持等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上海尊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仇彦英分析认为,交易所联手中国结算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则进行调整,将与此前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叠加,增加大股东套现和再融资的难度,迫使上市公司更加专注于依靠做大做强主营业务获得估值溢价。

“一系列举措的组合效应,意味着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防止资金‘脱实向虚’的监管链条更加完善。”仇彦英说。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