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市场爆发期将至 第三方医检巨头平台化加速
2017-06-29 08:39:4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平台化趋势
走过前期的资本、资源积累,平台化战略也登上了金域检验的发展蓝图。
在金域检验位于广州生物岛总部的展厅里,“检验+资源整合检验大平台”占据了不小的篇幅。根据规划,该平台将打破行业边界实现跨界整合,除了医学检验还将囊括孵化器、产业基金、体外诊断产品、B2C、大数据等业务。
“我们之前已经尝试过从平台、资本上和其他企业联合,”于世辉告诉记者,“体外诊断我们是孵化、自主研发并行,每一个项目上都会和国际对标,利用我们的数据库、样本库、平台等资源,从检测到精准医疗。设备仪器则是引进国外的技术。”
具体来看,金域检验正搭建三大平台:广州(国际)医学检验平台——今年金域检验将完成全国省级市场全覆盖,同时拓展国际市场,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体外诊断产品创新平台——开展体外诊断产业基金运作,同时GMP厂房已经落成,将引进一批初创项目或团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创建具有广州特色的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大数据研究院。
无独有偶,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迪安诊断,也正提速平台化转型,收并购是一大方式。此前,迪安诊断已参与设立多个健康产业并购基金,同时利用分子诊断平台布局特检市场。
而在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与金域检验、迪安诊断几乎三分天下的艾迪康,也在两年前牵手博奥生物、罗氏等巨头切入体外诊断,其检测业务已覆盖临检、特检、病理。
高特佳投资集团业务合伙人王海蛟分析指出:“美国的医学检验巨头Quest也是这个模式。平台化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独家技术提高竞争力,另外自有产品产量足够大的话,可以降低成本。”
切入体外诊断意味着市场空间更广阔。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行业报告数据称,预计2014-2020年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规模将保持35%-40%的增长,占医检市场的份额在7%-9%之间。而国家工信部《蓝皮书:2015国内体外诊断产业现状》预计,2019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到723亿元,基因芯片、分子诊断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两个领域。
机遇十足,困境也很明显。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国内尚未将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直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现在国家已在鼓励医院包括检验、病理、影像等专科的独立。第三方医学检验的市场蛋糕要进一步做大,最终还是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医保政策相关。”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如是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6-08-02)上半年国美预警苏宁亏损 股东净利润亏损1.24亿
- (2016-09-19)VR 购物目前受电商热捧 大规模商用仍需时日
- (2016-11-24)零售业亏损频现!家乐福遭中方股东清仓式抛售
- (2016-11-30)国内养殖巨头对垒洋猪肉 市场会几分天下?
- (2017-01-04)31个省级盐改方案获公布 批发企业可跨区域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