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银联组团挥师布局二维码 抱团能否“逆袭”?

2017-06-09 10:19:2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评论

错失发展先机

抱团能否“逆袭”

业内人士透露,最早的二维码支付技术诞生于银联自己的实验室,但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机构率先使用了这一技术,并抢占了市场。这样的故事似曾相识:柯达于1976年研发出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但由于没有立刻转型,最终错失了“数码时代”的发展先机。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联推二维码支付势在必行,也可视为在市场逼迫下不得不走的一步棋。而面对已经被微信和支付宝占领的移动支付市场,此次银联联合银行的抱团出击能否成功“逆袭”?“目前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一位业内人士称。

记者从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处获悉,在此次银联“62节”中,大量羊毛党利用多张卡“刷单”抢占了有限的优惠名额,但银联对这样的行为之前并未做好防控,导致一些普通客户很难参与其中,甚至投诉至银行。另外,记者在走访中也了解到,一些参与活动的门店收银人员并未主动提示消费者使用优惠。

董峥认为,目前,银联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用户黏性和支付场景化的问题。“很多客户本身对各种新兴的支付方式还是很感兴趣的,而银联需要做的是通过一些营销手段,将客户的兴趣转换为实际的支付行动,并把客户粘黏在这种支付方式上。比如,支付优惠、减免的方式就能够增加客户的黏性。”他说。

董峥同时指出,在现实中,很多用户遇到过在使用云闪付过程中收银员不会操作的问题,这就需要银联本身加强对收银员的培训,并可尝试使用一些奖励方式激励收银员进行学习。

移动支付新一轮角逐

已向更深层次渗入

据艾瑞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超12万亿元,到2018年有望超过18万亿元。井喷式增长的市场容量,吸引了众多银行系及非银行系机构的介入。

随着越来越多的力量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市场之争日渐火爆,从砸钱对掐的“壕战”到以红包大战为代表的“贴身肉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日渐胶着,尤其是在二维码支付的大潮下,新一轮的角逐已经向更深层次渗入。群雄角逐中,各大支付机构在跑马圈地的运动战中逐渐建立起自身移动支付体系,且各自拥有一套标准。易观智库最新的数据显示,总体上看,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二者目前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3.21%,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由于两家企业在移动终端高频场景的不断大手笔投入,用户端交易规模持续爆发。基于支付宝和微信现有的绝对主导地位,银联以及各家银行后续的推广力度、持续度以及用户习惯的改变与培养等都是有待考量的因素。

事实上,此前,银联和各银行已在去年开始分别推广二维码支付。银联在去年底发布过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用户可以在“银联钱包”App使用付款码功能进行线下支付。工商银行也在去年7月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具有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去年11月,交通银行推出“立码付”功能,与中国银联联合开发面向商户和个人的二维码支付产品;今年4月,招商银行App正式发布二维码支付功能,成为首批全面支持银联二维码支付的银行。

“已经有多家银行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但是去年开始各家二维码支付产品推广的步调并不一致,缺乏一种合力。目前来看市场占有率都不高,推广的收效甚微。再比如从用户角度来看,使用过程中支付体验也并不十分便捷。”一家支付机构人士透露,“回头看,早在2014年3月央行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服务后,当年9月支付宝、微信支付就再次布局二维码支付,短短两年多时间,两巨头所精心培育的市场已然形成。现在银联和银行再想来抢回市场,还是很艰巨的。不过,银联二维码的竞争力不容小觑,线下扫码支付市场的确有可能迎来新的变局。”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