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证”需求量大明码标价 根治需多方合力
2017-03-23 16:17:25 来源:中新网
根治“挂证”行为需多方合力
在采访中,秦昊向记者感慨:中央不停发文整顿“挂证”,现在行情越来越差了。
的确,近年来,有关部门逐步加大清理打击“挂证”行为的力度。对个人提交虚假申请材料骗取注册证书、涉嫌挂靠证书等情况,调查属实的,一律不予注册。例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挂证”者一经核实,一律注销注册,3年内不得重新注册;环境保护部要求,对存在证书挂靠行为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一经发现即撤销资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2014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过开展“挂证”专项治理活动,共查处335人,记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并在有关媒体上曝光。
“我在设计院工作本来就需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这个资格证牵扯到单位的招标资质。现在社保联网,如果我的资格证和社保不在一起,很快就能查出来。这样的确可以治理‘挂证’,不过在治理之下,挂靠的证少了也意味着挂靠费又涨了。如果我辞职,靠收资格证挂靠费就行,只是要让挂靠的单位交社保。”小方告诉记者。
小方的切身体会,也是“挂证”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不同行业的资格证核发人员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打破“信息壁垒”。
“在如今数据海量、信息爆炸的时代,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如果还沿袭过去的监管方式和惯性心理,而非建立起有效的信息采集和分享机制,打破彼此的‘信息壁垒’,就很难摸清监管对象的情况。”在北京市从事建筑师资格证相关考试工作的陈娟向记者介绍说。
“社保系统有望在2017年实现全国联网,这将使‘挂证’的难度加大。”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各种“挂证”中,资格证借给挂靠企业注册,而持证者社保仍由实际工作单位缴纳,因此通过社保系统查询企业在职人员,就能及时比对持证者的实际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是否一致。
“现行法律对‘挂证’行为仅仅是严令禁止,并没有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从相关部委的处理结果来看,通常也只是对少数违规者吊销注册执业证书、撤销注册等行政处罚,对整个灰色市场难以形成有效震慑。”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陈雪说,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挂证”行为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对此,北京律师周晨建议,一方面,监管部门应积极作为,加大力度去核查企业资质及持有相关证书员工是否在职,不要把监管停留在“纸面上”;另一方面,需加大对“挂证”等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使得查处“挂证”能起到“杀鸡儆猴”的威慑力。“只有把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加强监管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7-04-20)活不下去!比裸贷套路更深 数百大学生深陷培训贷
- (2017-05-31)“小贷”滚成“巨债”:制造逾期陷阱 暴力催债
- (2017-06-14)培训机构套路多?优胜教育教你如何选择辅导班
- (2017-06-21)靠明星刷脸 这些“爆米花大片”你看腻了吗?
- (2017-07-04)理财剁手党兴业银行、美的集团缘何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