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揭秘农补黑幕:村干部冒领300万 治癌款也贪

2016-12-29 11:32:40 来源:央视财经

评论

调查03

私刻印章 伪造身份 村干部冒领国家补贴300多万元

据蒿坪河村村民讲,国家很多惠农政策、发放各种补贴,他们绝大部分是不知道的,直到2年前,有人从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看到资料,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早在2001年,蒿坪河村就出现了村干部冒领套取国家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补贴的事情,但是直到2014年一直蒙在鼓里的村民才发现了实情。按照村民的提示,记者登录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但奇怪的是,郧西县各项惠农补贴包括生态公益林补贴名单最早只有2014年的。

村民们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蒿坪河村村民发现各种惠农补贴名单造假,是因为听说了三官洞村有人发现了本村惠农补贴名单造假,村民老张是发现者之一。

他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2010年的时候,他听有人说从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能找出全村的花名册。后来他找到人在电脑上找出了这个名单,发现三官洞村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及低保等多种补贴名单存在造假。其中光退耕还林项目虚假名字名下就有七八百亩左右。

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发布的信息,一传十、十传百,三官洞林区蒿坪河、何家井村等村村民纷纷登录网站,查询惠农项目补贴名单,发现了类似甚至更离奇的造假。

三官洞林区一名何家井籍的在外工作人员江善兵告诉记者,原来的村书记在2013年把自家四口人的名字用了6次,把应该属于村里的15100元自然灾害救助金贪用了4200元,整整三分之一。

根据国家规定,惠农补贴直接打入村民的个人账户,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也显示,补贴已经拨付到了个人存折上,可是村民们却说没有拿到任何补贴呢,他们告诉记者,本村干部私刻村民印章,骗取国家给农民补贴,不过,开办存折、取款还需提供个人身份证件,村干部是怎么拿到村民身份证的呢?村民们说村干部曾经收走了他们的身份证,还说收走之后对村民有好处。

村民翁大鹏就收缴了村干部没有销毁完的印章,有一百多枚。据村民讲,2015年夏天,湖北省有关部门进驻郧西县调查过村民举报之事。巡视组最后走的时候把账目全部都交给郧西县纪委了,然而纪委说是这个要慢慢查,结果现在就不了了之了。

之后,村民代表就从湖北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看不到2014年之前的惠农补贴名单了。2015年7月,一些村民代表同时在网上进行了实名举报。2016年,郧西县出现轰动一时的消息,蒿坪河村原主任投案自首,交代和举报了村委班子冒领、截留国家补贴的相关事情。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设法找到了这名投案自首的村干部,他透露了造假的一些内幕。

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林区蒿坪河村原主任曾某(化名):我给检察院写的,我当干部二三十年,占了27000多元钱便宜,都退给检察院了,村民写的材料是属实的。2008、2007年开存折,也不要身份证啥,都随便就开了,到时候钱一来账号一填,就打到他的存折上了。存折都在村上。

曾某说,最近几年,开办存折需要提供身份证件,领取时还要个人签名或者印章,于是,蒿坪河村原支部书记、现任村委会主任明庭友有了新的招数。

曾某:刻章子。明庭友安排会计给雕刻的,你像有一次包括我都刻了30多枚。是领取国家粮食直补补贴用的。

据曾某讲,十几年来,蒿坪河村支书明庭友指示下属多次私刻村民的印章冒领国家补贴,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公益林这三大项大约在三百多万元。

曾某说,蒿坪河村村委会造假的相关证据经常销毁,最后一次销毁证据是在2015年8月,明挺友叫他跟现在的会计两个人一次性销毁了两年的后勤账和五十多枚章子。

调查04

从村里到县里 层层审查如同虚设 国家补贴在基层可谓一笔糊涂账

蒿坪河村村民多年状告村干部冒领贪污国家专项补贴和惠农资金,随着原村主任曾某2016年7月1日投案自首,本来可以揭开所有真相,但半年过去了,蒿坪河村村官截留冒领国家补贴案一直没有结果。那么这些漏洞百出的造假名单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通过核查的呢?

12月21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带着村民几年前从郧西县政务公开网上打印出来的低保发放名单,首先来到了郧西县财政局,这里是负责发放国家惠农资金的地方,那么郧西县财政局又是怎么对这些掺假的名单进行核实的呢?

湖北省郧西县财政局工作人员:我们管只管发放补贴,人名单定下是民政核定。

郧西县财政局的回答很直接,他们不管名单的核对,想要知道名单的真伪,就要去民政局。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名单都是由村子里面报到乡镇,然后乡镇民政办汇总了报到县里。核实的工作还是要乡镇核实。

三官洞民政办主任翟必兰告诉记者,她本人去年刚接手,对于以前出现的问题并不清楚。对于对于村里报上来的低保户以及大病救助等名单,她打电话问了一下财政所会计田丰龙 ,而田丰龙是明庭友的妹夫。

蒿坪河村支部书记明庭友的妹夫田丰龙同时兼任村会计、林区财政所会计和福利院会计,他告诉翟必兰电脑坏了打不开了,相关单位2014年之前的财务账目和档案均已查找不到了。

造假名单就这样,任由村里上报乡镇,然后例行公事一样在郧西县民政局、财政局走个过场,国家惠农资金就直接打入了村干部操控的账户,国家补贴被冒领,百姓却蒙冤。低保发放如此,那么,生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名单又是由谁核实的呢?

郧西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到林业站去问,三官洞林业站站长杨先平则告诉记者没有经过核对,他无法确认,而三官洞林区管委会负责人以不知情为由拒绝了记者的提问,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之下,三官洞林区一位技术员,对于蒿坪河村在16户名下用每户数百亩并不存在的公益林,骗取国家补贴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湖北省郧西县林业局三官洞林区分管人员夏洪洋:村上为了每亩多拿1.5元钱,挂到农户头上,以农户名义拿走了。

根据2005年颁布的《湖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暂行)》第四条规定:“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4.5元用于补偿性支出,0.5元作为公共管护支出,集中用于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林区蒿坪河村对生态公益林名单造假,从2006年持续到了2014年。直到今日,在失去应有的监管、审核的情况下,国家的各种惠农资金,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有多少被冒领、被骗取,有多少林地被虚报,我们不得而知。

观察05

半小时观察:莫让“懒政”毁了好政策 坑了百姓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一些村干部套取、冒领各种国家专项资金和惠农补贴,手段之离奇让人瞠目结舌。回头仔细看他们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如果财政、民政、林业、县政府等相关部门,能认真负责、仔细核实,就很难出现这样的造假行为。小官之所以能够大贪,是因为有了他们生存的土壤。

节目播出前,2016年12月26号我们收到了郧西县县政府的一份材料,材料中称,该县县政府已经对节目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了处理。蒿坪河村相关当事人在2016年7月已被县纪委、检察院立案调查处理,然而,记者在郧西县期间就轻易见到、并采访了一位被“立案调查”的当事人。郧西县县政府的材料中称,对于2014年蒿坪河村套取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问题已经进行了处理,但村民反映,从2001年开始到2014年14年期间,蒿坪河村就存在类似情况,然而,2014年以前的相关账目却不知所踪。

对于节目中所反映的郧西县的相关问题,媒体和公众还有许多疑问,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深入调查,还原事实真相,让惠农资金真正落到农民身上。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