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基规模缩水最高逾40% 投资需“趋利避害”
2016-12-16 10:39:0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某券商分析人士称,一般来说,年底如果股市震荡下跌,债市蕴含风险,货币基金就具备显著的配置价值。年底机构资金需求量大,拆借利率上升,货币基金作为资金的融出方,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但今年债市风险,目前已经波及货币市场,不能与以往同样看待。
货基投资需“趋利避害”
其实,面对资金面紧张,选择货币基金也可以“趋利避害”。市场人士认为,在了解流动性压力对货币基金造成的影响之后,也不能忽视货币基金本身的优势。
深圳某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说,因为发生流动性风险的货币基金,一般规模小而机构客户占比较大。而规模大、且散户占比较高的货基,发生大量赎回的流动性风险较小,反而能够借机获得收益率较高的存单,提升收益率。
该基金经理说,资金面越紧张,货币基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就会约高,或影响其收益。这主要表现在大量赎回,而货币基金不得不被迫“折价”卖券。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资金面越紧张,货币基金的收益可能会借机提升,原因是月末、季末、年末都是银行间资金需求比较大的时候。
当然,也不是资金面越紧张越好。另一位深圳某基金经理表示,资金面的紧张会增加货币基金的赎回压力。因为大量机构客户会持有货币基金,当钱紧时,同业存单的收益率上行,一些可以参与银行间拆借的机构客户就会赎回货币基金来购买同业理财。“如果货币基金管理人处理不好这种流动性压力,就可能造成货币基金亏损。”他说。
基金人士分析,货币基金还有其他优势,股票型基金的规模一旦超过某个极限,交易费用也会随之增加,其实不利于基金经理原先的操作策略。但货币基金受此影响不明显。他告诉记者,固定收益类投资多采用1对1的价格谈判方式,资金量较大的一方议价能力更强,投资收益也更高;而规模较小的货基,不仅议价能力差,为了应对投资者的频繁赎回,持有现金比例往往会较高,这样相应地用于投资的资金就少了,收益也随之降低。
某券商分析师表示,老的货币基金和基金公司占据先发优势,强者愈强,无论在规模还是业绩上都有较明显的优势。后发货基除非依靠银行渠道,或者互联网营销能力较强,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此外,货币基金申赎方便快捷,且零费率,投资者可以把它当作现金管理工具;而债券基金虽然长期收益比货币基金高,但仍面临着一定的收益不确定性,申赎也不如货币基金便捷。
一直以来,在绩效考核和年终奖的双重压力下,基金公司普遍会在年底进行货币基金的营销冲刺,以图在年底的规模榜上占据有利位置。据Wind数据统计,2013年中报期,货币类基金规模只有3600亿元左右,约占基金市场总规模的15%;而截至2016年10月,货币基金规模已经达到4.7万亿元之巨,占市场总规模的55%,成为中坚力量。不过,由于保险公司等主要持有机构的资金面持续紧张,预计基金公司今年很难依赖货币基金来冲刺“年底规模”。机构人士表示,当前风险犹在,后市仍需观察。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6-07-26)机构寻找债市“价值洼地”下半年资产荒将延续
- (2016-07-29)债市投资严防“黑天鹅” 深耕“基本面行情”
- (2016-08-29)基金对债市走势存分歧 部分称当前投资性价比高
- (2016-09-01)债市短期近期遭遇“伏击” 基金警惕去杠杆压力
- (2016-09-20)债市踩雷成常态 诉讼手段频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