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疯狂涨价!一斤纯阿胶价格逼近5000元

2016-12-16 09:17: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评论

中国在“满世界找驴”

一位东阿阿胶的员工告诉北青报记者,之前,全公司最难见的就是驴皮收购部门的员工,因为他们需要全国各地跑。虽然驴皮非时令产品,一年四季均有供应,但随着驴子出栏量的逐年下降,收购的困难也在增加。以前跑一个点就能收购够的皮量,后来需要跑好几个收购点才能完成。“跑的地点多了,自然战线拉长,花费的时间就多。”康锋华说。

在加工前,驴皮会打开进行检验,既保证材料的真实性也寻找潜在的问题

一般来讲,毛驴一般在一岁到一岁半左右出栏,但短缺的现状,已经让商家们无暇苛求毛驴的年龄。“只要能保证是真驴皮,就挺好了。”徐志奎说。

为了保证供应,他们将原料采购的目标瞄向海外。去年,东阿阿胶的总裁秦玉峰在接受采访时称,东阿阿胶的驴皮原料进口比例已增至20%。

大量的海外收购驴皮,也让不少外国人难以理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在“满世界找驴”?中国网友则自嘲:“都是因为火烧啊”。据观察者网报道,今年,尼日尔销售给中国的毛驴数量一度激增,今年未到年底,毛驴出售量已高达8万头。而西非另一个国家布基纳法索原有140万头毛驴,6个月内就有45000头被屠宰。

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具有进口驴皮的资格,根据规定,生皮不允许用包裹直接邮寄到国内。目前,我国只允许生皮加工企业进口生皮,且每年均有配额限制,因为进口驴皮的手续很难办,能直接开辟海外货源渠道的商家并不多。“大部分所谓的进口驴皮,都是通过走私的途径。” 徐志奎说。

北青报记者根据百度贴吧“驴皮吧”随意拨通了几家驴皮清关的外贸公司的电话,联系人均称可以办理清关手续,一趟下来从20来天到两个月不等,但当北青报记者询问具体办理情况时,联系人则称为“商业机密”,含糊不清。

毛驴都去哪儿了

驴皮的供不应求,伴随着活驴价格的节节攀升,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对于养驴的农户来讲,是个难得的好消息。

家在河北邢台农村的李家荣(化名),养了三十多年驴,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时候。

“以前一直养,效益不高,到了90年代就不养了。”李家荣说。

曾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养驴大省,常见载人驼物的毛驴,甚至直到十多年前,还有人骑毛驴出行,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汽车越来越多,曾经干活与交通的主力毛驴,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

与用途越来越少相对的,则是饲料的消耗与驴肉驴皮价格的低廉。90年代起,李家荣也慢慢地放弃了养驴的营生,这一放就是十几年。

“那会儿,驴肉七八块钱一斤,人们对阿胶的需求量也不大,养驴子经济效益太差了。”徐志奎说。毛驴的数量以一种可见的速度下降,就如同无数历史上因生产力进步而退出舞台的物种一样。等到人们发现存栏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毛驴的数量已经下降了一半有余。

伴随着毛驴产业的萎缩,高校研究人才也出现了断层。张向阳告诉北青报记者,2006年第一届中国驴业高峰论坛开幕时,他们曾想邀请几位专家来讲课,一打听,大部分农业高校已经没有马学专业了。好容易请来三位马学方面的专家,当时,一位在研究养兔子,一位在研究牛的繁殖。

徐志奎是及早发现这个商机的人之一。2008年,徐志奎决定投资500万在这个当时并不看好的行业里。当时,一张驴皮才不到200块。

第一年,他养了500头驴,没等出栏就死了七八十头。

“死了的就死了,活下来的驴子,才让我赔大了。”徐志奎说。由于没有生产经验,养了一段时间,驴子反而瘦了。他猛加饲料,将驴子养得胖了一大圈,然后牵着驴子满中国推销。到了屠宰场,人家挑肥拣瘦:你这驴太胖了,油多,不出肉。前两年一年就赔掉几十万。

他时常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2010年之后,逐渐迎来转机。2011年的时候,他还出口毛驴到韩国,因为当时出口比在国内卖价格高。但到了2012年,他就不出口了,毛驴价格连续上涨,还供不应求。2015年,驴皮是50多元钱一斤,到今年已经涨到了70多。一张大一点的驴皮,能卖到3000块。据统计,15年间,国内驴皮价格上涨了近100倍。

驴养得越来越少,宰驴的速度却停不下来。徐志奎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现在养驴之风又兴起了,但是毛驴的繁殖力并不强盛,三年生两胎,每胎一个,要养一年多才能出栏,“但对阿胶的需求增加差很远。”徐志奎说。“就算是现在开始大家都养毛驴,可能也得再过两三年,驴皮紧张的局面才能得到缓解。”

新“圈地运动”开始

徐志奎抓住这个商机,扩大了自己的养殖规模。2014年,他甚至在去迪拜度假的时候也不忘考察当地的驴种。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当地的毛驴都皮薄骨架小,没法跟本地驴相比。他干脆跟山东、内蒙古和河北的养殖户进行合作,包圆了他们的驴苗和出栏收购。到了今年,存栏量大约有一万头。“就我所知的个人养殖中,应该还没有超过我的。”他说。

阿胶企业也意识到了存栏的重要性, 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养殖基地。据了解,目前,东阿阿胶发展规模化养殖场230家,存栏10万头;福牌阿胶将投资7亿元,在呼伦贝尔、呼和浩特、赤峰等城市建设10个毛驴养殖基地;同仁堂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要建立自己的毛驴养殖基地。在今年的驴业高峰论坛上,参会的研究人员已经有100多人。

“只有毛驴存栏量上升了,才能有阿胶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秦玉峰在去年的采访中说。作为两会代表,他还在山东两会召开期间,专门提出了扩大养殖的议案。

然而对于散落在农村的个体养殖户来讲,想要依靠“风口上的驴”来致富,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上了楼,让更多的毛驴失去了生活的场地。从济南开往郊区的驴场途中,徐志奎给北青报记者指点,路边一个村子本来有四五头驴,因为农民都上了楼,没法饲养,只好全部卖给了他。

随着毛驴的价格上涨,想养驴的农户越来越多,但大多是小打小闹,难以成气候。

“在自家院子养没问题,想再扩大养殖规模就不行了,办不下来证件。”李家荣告诉北青报记者,就算不占用基本农田,想要自己搞点养殖也不是容易事。隔壁村一家农户,自己垫了一个池子养鸭子,但还是被村委会填平了。他本来早与女儿分了家,但现在又住在了同一屋檐下,腾出一个院子用来做养驴的场所。

“就是想要政策支持。”李家荣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一次,他一共挑了22头驴,掏出身上所有的卡,才凑够这笔钱。

“一头净利润也就一两千,养驴的周转周期太长了。”徐志奎说。

但李家荣不这么想,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养驴,就好像这将是一座未掘的宝藏。文/本报记者 杨宝璐 供图/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