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过度医疗背后有苦衷:为了规避医疗和医生风险

2016-12-13 09:54:21 来源:科技日报

评论

医生需要数据来确诊,因此有时医生会采取全面检查的手段,其中哪些检查是正确诊断所必需的、哪些是多余的,都是由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而定的,因此,对过度医疗的判断也就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这种情况之下,“过度”的说法也就应运而生。

德国医生尤格·布来克写的《无效的医疗》最近在医学界广为流传。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近日在媒体公开表示,在美国,40%的医疗是无效的;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已经非常突出。

肿瘤治疗:全局考虑才能走出误区

手术和化疗一向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而民间流传的手术和化疗会加速癌细胞扩散转移,是真的吗?目前,中国对于癌症的治疗过度了吗?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放疗专家王绿化表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其实存在很多误区。

资料显示,临床医学非常复杂,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也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种病的不同时期治疗方法也不同。

以肿瘤的治疗打比方来说,首先,不少人被诊断为肿瘤后就急于治疗。其实,诊断为肿瘤只能说是“定性”,但肿瘤的早晚、分期等“定量”信息,还需要更多详细检查,只有等检查完毕,信息足够丰富,才能根据分期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其次,传统观念认为,肿瘤就需要手术。虽然到目前为止,手术治疗仍是对肿瘤治疗贡献最大的,但有一部分肿瘤不是靠手术,或者说不能完全靠手术治疗,也需要放化疗。放疗和化疗同样可以治愈一些肿瘤。第三,过于恐惧放化疗的副作用。每一种治疗手段都有它的副作用。能不能放化疗,医生会综合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身体体质,决定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因此,不能因为担心放化疗的副作用耽误治疗。

现在公众和媒体很关心癌症是否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问题。但在王绿化看来,在病人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必须要认识到,我们的医疗资源是严重不足的,虽然存在个别过度诊治的现象,但更严重的是治疗不足的问题,很多肿瘤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因为经济原因或听信偏方而放弃治疗的病例很多,一些患者在外面转悠三四个月后再回医院治疗,病情已经恶化。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秘书长吕有勇也表示,癌症患者生存期的个人差异很大,不能因为某个人手术和化疗后效果不佳,就否定这种治疗手段。有人质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但这个需要用科学数据说话;实际上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人类现有的认识肿瘤的知识还非常有限,但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种基本手段也是经过近200年的探索逐步发展成熟的,总体上是科学和合理的,不能从个体上理解或推测并加以否定。

如何提升肿瘤规范治疗水平?首先要有全局观念,要以“病人”为中心,而不能以“病”为中心。尽管各种方法治疗肿瘤都会有一定效果,但到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必须依据规范,站在患者全局的角度看问题。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