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财政年底突击花钱现象终结 部门不敢乱花钱

2016-11-22 09:18:1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

部门不敢乱编预算、花钱提速

一些部门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往往在年初预算编制上夸大支出金额,而当资金真正拨付到位后,由于没有相应的项目支出,为了这笔资金不被上级政府收回,往往在最后一两个月内突击花掉,这是导致年末突击花钱现象的原因之一。

叶青称,以前部门单位向上面要钱很积极,现在预算管理越来越严格后,它们预算安排比过去合理,钱花不完就不敢要。

邓淑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以前年底突击花钱一大原因是政府拨钱进度慢,每年全国人大在3月份才批准中央财政预算,经过一些流程,中央财政的钱拨付到地方时已经是第三、四季度,晚的甚至到12月。而近些年财政支出进度明显提速,这就避免了年末突击花钱。

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775亿元,同比增长10%,明显高于年初预算支出增速(6.7%),由于前期支出进度加快和基数较高等因素,今年10月份单月财政支出罕见出现了12.5%的负增长。

邓淑莲表示,年底突击花钱现象慢慢消失,与这一轮财税改革中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得到加强,预算支出进度也明显提高,这都有利于解决突击花钱这一难题。

乱花钱现象少了

年底突击花钱现象中最令社会诟病的是乱花钱。

此前,有的部门和单位有自己的“小算盘”:今年预算花不完,明年预算会减少。正所谓“有钱不花,过期作废”。正是在这种错误认知下,一些人认为“节约无功,浪费有理”,甚至把花钱当成任务,一掷千金、挥霍无度。从天价采购到虚假列支,为花钱而花钱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也为腐败滋生提供了温床。

叶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反腐倡廉重压之下,没有人敢去或想去用公款消费吃喝。也正是如此,现在部分单位在申请预算时更加谨慎,确保申请到的钱可以花出去。

一位地方税务局人士表示,在政府支出方面,自己感觉到“三公消费”、办公经费等支出控制越来越严格,支出增速下滑很明显。

邓淑莲认为,从账面上能看到突击花钱现象确实消失,但这些钱是否真正花出去且有效率还有待观察。在预算约束加强的背景下,一部分账面上支出的财政资金,可能体现下面部门单位的结转结余资金,实际上并未花出去。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