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背后庞大产业帝国崛起 仍面临垄断涨价问题
2016-09-14 16:38:26 来源:投资界网站(北京)
涨价及变相涨价,滴滴将成为新的出租车公司?
2015年8月18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16年50家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滴滴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公司上榜,《财富》对其的评价是:“滴滴出行在中国击败了Uber,并于今夏收购了Uber的中国业务,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得到了本土政府的支持。滴滴出行每天生成1,600万个订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国城市的雾霾有三分之一都来自机动车辆的排放物。据滴滴估计,他们在去年每天减少了国内汽车出行100万次,节约了5亿升汽油,减少了1,350万吨的碳排放。此外,滴的出租车业务还减少了400个城市中司机无目的空驶的时间。”
就在同一天,滴滴车主端改版,实行司机和乘客分开计价,取消之前对司机端收取的每单20%抽成,改为每单收取0.50元,外加1.77%的管理费。对于此,滴滴方面的解释是此次调整后车主收入与之前并无变化,部分城市车主收入还会随之上涨,对乘客端几乎不受影响。
此举还是引起了较大的讨论,事实上,自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开始,消费者和司机对其涨价的恐慌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滴滴已经成功霸占了移动出行市场,除收费提高外,此前竞争状态下的补贴会继续减少甚至消失。
据投资界测评显示,在合并前夕滴滴与Uber就有悄悄涨价:滴滴快车里程计费未变,但时间计费从0 .35元/公里涨至0 .55元/公里,上涨57%;人民优步虽然时间计费不变,但里程计费从1.7元/公里涨至2元/公里,涨幅达17%。此外,滴滴、Uber的溢价时间也较之前大增。更隐形的变化是,拼车的时间成本增加,不少司机师傅都在抱怨现在拼车派单很不智能,几乎每次都会拼3单以上,而且每单都需要绕远路接送,司机的时间成本和油费大大增加,但收入并没有提高,于乘客而言拼车体验价格提高、花费时间较长也让人大为恼火。
“它(滴滴)要盈利嘛,所以现在补贴很少而且很难拿到,你们拼车具体的收费我们看不到的,而且晚上几乎都是外地车的天下了,很难接到单的,赚钱更难了。”专职开滴滴快车的赵师傅对投资界记者表示。“现在每天做满25单补贴60元,这是目前冲单奖的最低门槛,两个月前15单就补贴60元,25单补贴100元,而3月份做满25单的补贴是200元。很难做满25单的。”
9月份开始,顺风车的价格也有明显上涨,北京地区的顺风车起步价已从10元(含3公里)上调至12元(含3公里),每公里定价从1.3元上调至1.5元。对于此滴滴的解释是“为合理分摊车主成本”。而反映网约车价格上涨的新闻比比皆是,乘客们抱怨不断。
“如果滴滴、Uber在价格方面的优势没了,出租车是一个更方便的选择。”不少乘客表示。
我国传统出租车之所以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关键在于它形成了对市场的垄断,在垄断格局下,司机得不到应有的收入,乘客得不到优质的服务,只有出租车公司成为最大的暴利者。在共享经济的幌子外,滴滴们的崛起恰恰是撬动了出租车公司的最大利益,让利给了司机和消费者,如果这部分优势不复存在,滴滴本质上是不是又成为了新的出租车公司?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7-03-27)联通危机:上市后最差净利润 取消漫游费损失63亿
- (2017-04-25)娃哈哈帝国为何陨落?90后称它“真的太土了”
- (2017-07-07)解码李河君的新能源帝国
- (2017-07-12)商业奇才黄光裕白手起家 创造连锁帝国
- (2017-07-14)保千里与庞大、远通战略合作,智能驾驶业务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