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保险 >

力度空前!一周内四大行78条“干货”支持民企

2018-11-16 14:05:00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中行“20条”、工行“10条”、农行“22条”、建行“26条”……一周之内,各大银行纷纷出台针对民营企业的新一轮金融支持举措,力度空前。

11月15日建行下发通知,从服务大局落实中央政策要求、强化信贷政策支持、优化绩效考核、差别化信贷政策等八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26条举措。

各银行的行动与近期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的要求高度契合。多位商业银行人士表示,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既符合市场趋势和需求实际,对银行来说也是一个调整信贷结构的好机遇。

借机调整信贷结构

“"一二五"目标是指导性的,银行作为经营机构没有接到监管部门指令性的文件或是明确的考核办法。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民营企业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况下,监管层希望商业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工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李新彬告诉记者。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监管部门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个调整信贷结构的好机遇,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公司业务部总监曹江涛表示:“监管部门并没有说"一二五"是监管指标,实际上,哪怕不提具体数字,我们也会往这个方向努力。”他解释,民营经济在国内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银行既然服务实体经济,肯定要顺应市场,这也是银行调结构、促转型的内生动力。

“工行每年的贷款要新增上万亿元,此外收回再贷的还有2万多亿元,这么大的体量需要好的投向,而随着市场上个人按揭贷款的需求趋稳放缓、国有企业去杠杆和地方政府债务加强规范管理,中小微企业无疑是银行信贷一个好去处。”工行副行长胡浩分析称。

据了解,目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对公贷款余额的30%上下。

向“一二五”目标挺进有实招

此前各家银行已经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工行与百家民企签署“总对总协议”等。最近一周,以四大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的新举措陆续落地,另有部分股份制银行正在研究部署新举措。

例如,工行最近进一步研究部署了支持民企发展的多项新措施,包括推进总行级合作客户服务落地、完善民企融资区域和行业投向布局、做好民企存量融资到期接续等十条具体举措。

在提出“22条”针对性措施的同时,农行明确,从明年起实现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稳步提升,力争三年后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符合相关目标。

股份行方面,“近期浦发银行也在积极行动,将很快下发关于支持民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曹江涛透露。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提出六个“落实到位”,以提高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实效。

防范风险自有心得

市场有声音担忧大规模支持民营企业会导致不良率上升。实际上,银行作为市场化运行机构,对于风险防范自有一套。

“提升民企贷款份额的目标,不会让浦发银行降低审批条件。”曹江涛强调,浦发银行对民企、国企一视同仁,都会在贷款审查、审批上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办法。

放眼整个银行业,给小微、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并不意味着一定伴随风险放大。事实上,我国有一些中小银行,专注于服务小微、民营企业,已经形成经营特色,资产质量常年稳健。

比如专业服务民营企业的台州银行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90%以上信贷资金投向民营经济,而资产质量却常年维持在优秀水平。截至9月末,上述两家银行的不良率均远低于浙江省银行业平均不良率。

究其原因,台州银行行长黄军民表示,小银行与众多小企业多处同一地区,彼此间有千丝万缕联系。凭借制度、人缘和地缘的诸多优势,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高度对称,信息搜寻成本极低,这就克服了原本存在的信息缺乏问题。

泰隆商业银行则结合“跑基层”和“跑数据”,掌握客户的“软信息”和“硬数据”,并积极引入工商、司法、反欺诈、海关、黑名单、实名认证、税务等外部数据。

但对大行而言,在传统模式下,客户经理难以下沉覆盖到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相关业务的进展更具挑战性。建行副行长章更生15日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因为小微企业众多,如果采用过去的打法,防不胜防、管不胜管。

“但建设银行有一套管理的新办法,特别是在科技运用方面。”建行安徽省分行行长戴跃明介绍,过去一个客户经理管二三十个客户,感觉已达到极限;现在一个客户经理管二三百个客户都可以。因为现在风险管理已经是靠模型在管,靠预警在管。⊙记者 李丹丹 张琼斯○编辑 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