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保险 >

仅1家获批!65家上市公司发起设立保险公司

2016-12-20 14:17:1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至少65家上市公司拟发起或参与设立保险公司, 但仅有上海大名城(600094,股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位于兰州市的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筹建。

保险牌照“正本清源”。

12月19日,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及“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设立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支持在贫困地区设立服务民生的专业性保险公司,支持设立承接社保、大病保险、公立医院改制等政策性业务的保险公司”等内容。

这与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表态一脉相承,旨在引导保险机构在分散风险、扩大就业、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彼时,项俊波表示,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需要明确的核心是“保”,股东应对保险责任和盈利期限进行长期准备,不能幻想捞一把就走,更不能视保险公司为提款机。

的确,近年来社会资本纷纷涌入保险业。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至少65家上市公司拟发起或参与设立保险公司,而这些上市公司主业背景纷繁复杂,涉及房地产、互联网、医药和化工等众多领域。

不过,保监会对此态度谨慎,颇有“千挑万选”的架势。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计20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而上述提及65家上市公司拟发起或参与设立的保险公司中,仅有上海大名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位于兰州市的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筹建。

下一步,保险牌照“物尽其用”的导向性将更为明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的信息显示,保监会将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股东分为财务类、战略类和控制类;制定《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等规定,加强对保险公司真实股权结构和最终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式监管;完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降低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此外,还将严格核查保险机构入股资金来源与流向,严防用保险资金或通过理财方式自我注资、自我投资、循环使用。

多措并举遏制违规

一些社会资本并未做好经营保险公司的准备,实际运行过程中四处碰壁,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场”。

例如,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之一的嘉凯城(000918,股吧)因连年亏损不得不将所持有浙商财险8250万股股份全部转让给浙江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败走麦城。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对于社会资本申请保险牌照,监管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而且对于运营模式也没有定论。这些社会资本应该充分了解保险业的特性,不应盲目进入。”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社会资本在获得保险牌照后,与监管打起“擦边球”,采取激进的业务、投资和公司治理模式,个别保险公司存在虚假出资、虚假增资追求快速扩张,以及“一股独大”等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保监会获悉,其将多措并举,狠抓源头,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首先,严格股东准入标准。本报此前曾独家报道,保监会正在修订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股东分为财务类、战略类和控制类,分别设立严格的约束标准,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

其次,“将加强对保险公司真实股权结构和最终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式监管。制定《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等规定,重点关注股东义务、董事选任机制、决策授权机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关联交易等关键环节,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防范治理僵局、管控失效等重大公司治理风险。”另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再次,强化股权结构监管。降低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修订完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加强关联关系监管,强化对关联交易合规性和公允性的核查,防范“一股独大”带来的风险,加强产融隔离,推动建立健全保险企业与产业资本的隔离机制,建立风险防火墙。

最后,加强资本金真实性检查。保监会相关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将根据新的股权管理办法,严格核查保险机构入股资金来源与流向,严防用保险资金或通过理财方式自我注资、自我投资、循环使用,把资本和资产的真实性列为监管的重点内容,强化资本金的真实性审查,确保资本金来源依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