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保险 >

头条评论“舌尖上的罂粟壳”不止拷问食品安全

2016-01-25 09:00:49 来源:中国网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近期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的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并对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予以通报,其中,5家已被提起公诉,20家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食药监部门正在立案调查的有10家。

纵观这份名单,其中不乏一些当地“名吃”,有的甚至还算是当地知名企业。当然,陕西人在看到这份名单时,应该还是比较欣慰的,里面没有陕西的企业。毕竟,前年宝鸡一家凉皮店爆出违法添加罂粟壳,而陕北一位男子还因为吃了擀面皮被警方以吸毒为名行政拘留15天,都曾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明明只想吃顿饭而已,不料稀里糊涂地还吸了毒,这让人对“舌尖上的罂粟壳”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吃饭吃到这份上,岂不是说,远离毒品,要从远离饭桌开始?

这些年,因为有“吃了这顿让你盼下顿”的神奇功效,罂粟壳的违法添加,都已是行业“潜规则”,这家餐馆偷偷添加,那家生怕“下顿没人来”也添加一点。可是,添加罂粟壳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而且,罂粟,不比别的,这是毒品,从种植到销售都受到严控,道理上不可能进入餐桌,即便进入,也当属零零星星的“漏网之鱼”。

从通报的35家餐饮企业分布来看,遍及北京、安徽、辽宁、上海、广东、重庆、山东等多个省份,显然,罂粟壳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大江南北多个地区,多地开花,这一定程度上是罂粟的非法种植、非法销售现状的反映。固然,通报里只有35家企业的名单,并没有更多更详细的情况。但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提起公诉总共达到25家,这说明已经涉嫌犯罪了,够得上刑事处罚的硬杠杠,这背后的违法添加绝不是一般情况。这说明,罂粟壳非法种植和非法销售,无论是在数量和范围上都还比较严重。

其实,治理“舌尖上的罂粟壳”,一直都是禁毒工作的一部分。就在2014年末,国家禁毒委办公室曾联合公安部、食药监总局、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行为,对于那些构成“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毒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犯罪,以及“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罂粟壳”等违法行为要严惩不贷。

事实上,从2016年初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的这份名单里,我们显然能够感觉到,这不止是对食品安全依然严峻的反映,更说明,禁毒工作还需更给力!治理“舌尖上的罂粟壳”,必须从源头上予以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