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2684亿成交额护航阿里IPO
2019-11-13 11:06:1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双十一之后,阿里巴巴的IPO也摆上流程。
这起港交所年度最大的IPO,自年初以来就备受市场各方关注。而这也是2013年之后,双方终于完成的合作。
此前消息显示,阿里巴巴募集资金在100亿至150亿美元,除了保荐人中金及瑞信外,阿里据报已增聘花旗、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加入承销团,并已邀请其他欧资及中资行加入担任账簿管理人。不过对此,阿里方面并未正式作出回应。
虽然消息尚未确实,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阿里巴巴港股IPO早已引起市场机构的关注。
“明显感觉大家的热情还是挺高的,虽然我们在港股的投资不多,还没有决策,但会一直关注事件进展。”11月12日,华南某公募基金投资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二次香港上市
提到阿里巴巴和港交所的故事,至今仍有一个词,“遗憾”。
事实上,早前在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上市,当时募资达到116亿港元,也是当时国内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的纪录。随后2012年,阿里巴巴从港交所退市。
直到2013年,阿里巴巴再度谋求香港上市。然而,由于“同股不同权”的架构设置,当时港交所并未为阿里巴巴打破规则。
最终阿里巴巴放弃了香港上市计划。转而在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当时的募集资金为250亿美元,同时也创下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IPO交易纪录。
随后的这几年,关于种种双方“错失”的遗憾,也在资本市场发酵。
“阿里和港股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微妙的,之前因为港股的制度与海外其他发达市场有一些差距,所以阿里选择了美股。现在在港交所做出改革创新之后,也是在香港面临着海外的资本市场以及国内A股科创板市场等挑战的背景下,阿里巴巴进行港股IPO,这对港交所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对香港资本市场来说也是非常积极的一个信号。”北京某券商分析师受访指出。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港交所今年以来IPO的募资规模为2102.61亿港元,较去年前十个月2565.11亿港元的募资额,仍相差约463亿港元。而对比起来,2018年其全年IPO筹资规模在2864.97亿港元。
事实上,港交所也在寻求变革。2017年底,港交所宣布将在主板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并在2018年初给出了方案细则。
这一举动被称为二十多年来港交所就上市规则作出的最大改革。紧随其后,小米和美团点评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而针对寻求弥补6年前阿里巴巴未能上市的遗憾,从港交所相关领导此前的观点中也能窥知一二。
譬如港交所主席李小加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及,当阿里认为香港市场能解决它问题的时候就会回来,当前它不需要融资,也不需要多一个交易场所,除非这个交易场所能带来新的活力。但阿里百分之百会回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投资机构静待开
就在本周一,天猫双十一以2684亿的成交额收尾。比去年继续增长了549亿元。而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天猫在双十一的表现,或许也给即将到来的阿里巴巴IPO带来了更大的期待。
事实上,早在年初消息传出之后,就有不少投资机构设置相关基金项目吸引投资。
“预计阿里港股项目是今年下半年最稳健的投资专项基金之一”,在某私募机构的宣传材料上这样介绍道,同时亦以公司能拿到更多的获配份额来吸引投资者。
另一方面,虽然阿里巴巴这单IPO备受关注,不过在关键的定价细节未出之前,不少机构仍持观望态度。
由于美股和港股双方市场因为环境、估值体系、投资偏好、相关准则和要求等多方面的不同,同一公司在两个不同市场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市值表现。
“香港的基金已经可以买美股,其实已经不稀奇了。这次阿里巴巴在港交所IPO,其实关键的还是要看最终定价如何博弈,这也决定了市场的参与热情。”11月12日,某大型国际资管机构香港公司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阿里是好资产肯定是可以积极参与的,但是也要看具体的定价。”北京某公募基金基金经理表示。
根据此前报道,阿里方面原意为按现时美国股价折让4%招股,但市场则希望折让至少8%至10%,阿里后来称有意把折让调整至5%。
不过对于这个消息,前述基金经理亦表示不能完全断定,“美股的价格折价到港交所发行,其实也不意味着这就是一个价差,很多股票在美股和在港股里面,也存在价差折价,就比如说有一些股票,在港股这边会折价5%至6%。”
数据显示,11月11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市值在4861亿美元,是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11月1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今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巴巴单季营收为1190.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725.4亿元,同比增长262%。
从卖方分析师的研报来看,当前不少机构给出的评级均为“强烈推荐”和“买入”。
国信证券认为,公司的核心电商业务在下沉市场仍有较高的渗透潜力,阿里用户体量在高基数下,仍有望保持增长;在交叉销售策略的引导下,“阿里系”流量有望实现生态内相互流转,其单用户价值仍具有提升空间。而其大文娱业务,业绩拐点已现,亏损有望持续收窄。
“阿里回港股IPO弥补了当年的遗憾。港交所改变了上市规则,阿里得以回归,通过在港交所IPO募集到的资金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
相关阅读
- (2020-06-08)三因素支撑计算机行业配置优势 国产化生态已初步成熟
- (2020-06-08)新证券法明确新三板市场主体地位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2020-06-08)股价45天涨8倍 投资者会容易认为是公司经营有问题
- (2020-06-08)乐视网成融创“弃子”?只要盈利就可以“玩下去”
- (2020-06-08)乐视网逃生时刻 融创为何选择0元转让?
- (2020-06-08)A股上市公司高管 中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