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公司纷纷终止IPO 明星股东非万金油
2018-05-10 13:58: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2017年,影视行业的寒冬有些漫长,并将寒冷延续至了2018年。一面是春节以来屡屡创下票房口碑双收的影视大片、热门神剧、综艺,且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影视行业商机与潜力无限;一面却是资本的冷却、融资的困境、纷纷终止IPO和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
从近期披露的上市影视公司2017年报数据观察,逾30家新三板和A股上市影视公司中,净利润下滑的公司有11家。
IPO缘何纷纷遇挫
2017年年初,新股发行的提速使不少影视公司重燃进军A股的希望,业内不少声音认为影视公司IPO的春天即将来临。
但事实并不如人意,2017年全年共有438家公司成功IPO,数量创下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之最,接近2016年IPO公司数的2倍。但影视公司IPO却并不顺利,全年只有横店影视、金逸影视和中广天择3家公司实现IPO,其余影视公司IPO陷入僵局。
尤其在2017年10月份之后,IPO过会率明显下降,2018年一季度IPO通过率仅为43%,影视公司IPO形势更为不乐观。
今年3月以来,华视娱乐、新丽传媒、开心麻花、和力辰光四家影视公司纷纷中止IPO。
和力辰光常务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翁志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回应中止IPO的原因时表示,主要还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监管和社会资本方都更鼓励实体经济,而文娱和影视行业主要属于虚拟经济,对其的整体把控比较严格。
“而目前整体影视公司模式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报表看利润虚高,但存货应收账款占比很大,导致许多影视公司的现金流紧张,对于资本的依赖程度比较大。这种模式是不够健康的,也是监管层面有所顾虑的。”他称。
但翁志超也表示,并没有放弃A股IPO的希望,希望通过模式调整,降低应收账款,改善现金流,在2019年继续申报。此外也并不排除港股、并购等其他渠道融资。
此外,4月21日,随着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新三板+H”模式正式落地。即未来新三板的公司,无需摘牌即可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在境外发行股票,实现与境外资本的对接。市场多认为,对于IPO和并购统统趋严的影视行业,可算作一个利好消息。
信贷不通融资成本一年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去年以来,伴随着资本投资影视行业热情消退,影视公司的融资难还在继续。
一位影视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原来一些上市公司的优质项目还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拿到低成本的贷款,成本在7%左右。可是近期银行已经几乎不会对影视公司发放项目贷款,只能通过基金等渠道,资金成本骤升,可以到15%-18%。
而成本的骤升对影视公司的运营造成了更大的压力,翁志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传统的预购剧模式和购买版权的模式,毛利润确实很高,可以达100%。但是这背后是大量资金成本的前期投入和应收账款的积压,有些项目回款周期可达3年,在资金成本翻倍的情况下,再去掉其他成本,净利润微乎其微。
在这种资金成本上升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寻求转型,影视公司和平台合作制作定制剧的模式逐渐兴起。在定制剧模式下,平台需要先行支付给影视公司制作费用,项目融资难和现金流紧张将被极大改善,但这种模式下毛利率也将极大下降,在40%-50%,净利润在20%-30%。
翁志超对记者直言,毛利率看起来比传统模式低了很多,但在现在的资金成本下,两种模式的净利润相差无几。而且定制剧模式可以极大改善现金流,与网络平台合作的定制剧模式或将在未来逐渐成为主流。
转型定制剧模式的唐人影视已经在年报中显露优势,以定制网剧为主要业务唐人2017年实现净利润1.68亿,与去年同期1.20亿相比增长40.56%,由于回款顺利,在大环境一片萧瑟之中,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明星股东非万金油
在影视公司的发展模式中,明星股东效应最为夺人眼球,在不少影视公司发展前期,盈利主要来自于明星自身效应。但随着整体影视行业遇冷,明星股东对盈利的光环也在减弱。
以与郭敬明捆绑的和力辰光为例,郭敬明的《小时代》三年间推动和力辰光净利润由2013年的4000万增长逾5倍,也让和力辰光决定征战创业板市场。但2016年9月30日上映的《爵迹》市场表现不理想导致2017年上半年和力辰光营业收入下降,明星光环无法长期庇护公司营收。
翁志超对此表示,明星或者名人股东并非一种盈利模式,本质上还是和名人的合作。郭敬明是青春粉丝经济的代表,和力辰光与郭敬明有优先合作权,但是否投资,需要视作品本身而定。还有其他明星股东的公司,明星与公司有经济合约,明星也持有公司的股份,则明星的效应必然可以给公司带来收益。但具体如何运营,如何带来更多收益,与明星本身无关,还是与商业模式有关。
即使有优秀的明星资源,如果不能改善现金流,不能降低应收账款占比,公司的未来发展还将受阻。
翁志超指出,一方面受引进片限额谈判的影响,包括目前中美贸易争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而对整个影视行业的影响是存在的。第二随着多方监管和资本回归理性,纯粉丝经济的时代即将过去。明星的价格将会下跌,这对目前影视作品成本控制是有一定利好因素的。
此外最大的波动因素还是融资困境。某影视公司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只能依靠行业内专业机构的资金,包括产业基金也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本报记者侯潇怡深圳报道
相关阅读
- (2020-06-08)三因素支撑计算机行业配置优势 国产化生态已初步成熟
- (2020-06-08)新证券法明确新三板市场主体地位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2020-06-08)股价45天涨8倍 投资者会容易认为是公司经营有问题
- (2020-06-08)乐视网成融创“弃子”?只要盈利就可以“玩下去”
- (2020-06-08)乐视网逃生时刻 融创为何选择0元转让?
- (2020-06-08)A股上市公司高管 中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