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打造资本市场苗圃 新三板急需制度变革

2017-04-06 11:56:37 来源:证券时报

在IPO(新股首发)加速的新常态背景下,新三板发展面临着新问题。

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万家,A股对新三板的虹吸效应呈现加剧之势,一部分优质公司开始从新三板主动摘牌,寻求在主板进行IPO。统计显示,前3个月共有近50家新三板企业摘牌退市,已接近去年全年摘牌数量(56家),而去年前3月的摘牌家数为零。同时,全国已有289家新三板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其中包括123家创新层企业,占创新层企业总数10%以上。这些新三板公司尤其是优质企业的离开,无疑暴露出当前新三板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估值难以体现、融资功能不畅、做市制度后劲不足等,这也是新三板市场在流动性困境之后遭遇的新问题。

显然,这与新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改革大局赋予新三板的使命有所冲突。要让优质企业留下来,发挥好新三板的苗圃和土壤功能,成为多层次股权市场的重要一环,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去杠杆降成本,支持创新创业,必须“栽好梧桐树”。

其实,从去年9月开始,新三板的制度建设进程已经有所提速,从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六类金融机构挂牌新三板信披指引,到董秘管理办法、挂牌准入负面清单,再到私募机构参与新三板做市业务进入操作阶段、给协议转让价格涨跌幅设置上下限等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此外,强监管持续升级,部分公司信披违规、内幕交易、业绩变脸涉嫌财务造假都被监管层严打,挂牌公司在规范运作、持续经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持续规范。

但这对于已经拥有了足够“体量”的新三板而言还远远不够,这个市场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相关的制度安排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

一方面,应进一步拓展融资功能,推动公募基金、合格私募股权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市场,研究改革交易方式,优化协议转让方式,大力发展做市转让,建立健全盘后大宗交易制度和非交易过户制度,以多种方式改进流动性,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明确市场发展路径和预期,推动将新三板挂牌证券纳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投资范围;另一方面,需坚持创新发展和风险控制相匹配,坚持培育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从源头上防控风险,继续开展挂牌公司资金占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执行情况、私募基金资金使用核查等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未来创新层更多差异化政策的出台扫清障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新三板而言,同样需要有进有出才能优胜劣汰,为此应坚决执行强制摘牌制度,让挂牌企业摘牌成为常态,以留住那些真正具有“硬实力”的企业,增加新三板的稳定性和活力。

只有设计出更具包容性的市场架构,通过板块内部的层次划分和制度配套来为企业提供转板或是留板的可选路径,才能改变目前挂牌企业单纯地出于估值考虑决定是否转板的做法,才能避免近一年来由于对市场功能性定位认知不清导致投资策略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理好市场的投融资需求,让新三板真正成为投资者所期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上那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 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