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IPO加速发行亮点:这些或许是真正有价值牛股

2017-02-06 14:20:36 来源:证券时报

当前A股低迷,IPO常态化再度引发争议,但我们从IPO加速发行过程中也看到一些亮点。新股发行数量虽创5年新高,但上市公司质量和此前相比有所提升,盈利和成长能力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股价方面尚未得到体现。随着新股涨停板数量减少、炒作热情降温,将市场关注重点引导回上市公司质量本身,挖掘真正有价值的牛股,也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新股发行加速度

2016年A股市场共发行新股227只,创近5年来新高,较2015年增加4只。受市盈率、发行价受限影响,累计募资1496.08亿元,较2015年下降80.31亿元,平均每家募资6.59亿元。

从发行节奏来看,下半年新股发行明显提速。发行数量从上半年平均2天1只,逐渐增至下半年1天2只。募资额也从年初每月不足百亿元增至年末超过300亿元。与此同时,IPO发行批文也增至1周1批,12月以来每日3只新股申购渐成常态。与此同时,上证指数在下半年维持窄幅震荡,累计涨幅不足6%。

从新股所属板块来看,主板公司数量和融资额都占据绝对优势。2016年103只新股在主板上市,融资1017.23亿,占比近7成,平均每家公司融资近10亿元。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6家、78家,每家公司平均融资分别为4.81亿、3.3亿元。

从行业属性来看,机械设备、化工、计算机、建筑装饰、医药生物5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分别为31家、26家、19家、16家、15家,总数占全部公司的一半。从募资金额来看,银行、化工、传媒、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合计募资700亿元,占募资总额的5成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时隔六年之后,A股再度向银行股开闸,江苏银行借此机遇完成首秀,募资72.38亿元。上海银行成为募资额唯一超过百亿的公司。8家银行股合计募资294亿,占全部募资额近2成。传媒股也是今年一大亮点,近年来随着国内票房吸金能力大增及政策力挺文化产业,传媒行业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相关个股加速挂牌。中国电影2016年8月挂牌,募资40亿成成为影视界最大IPO。

从发行市盈率来看,23倍市盈率红线仍存,227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1.39倍。其中156只股票发行市盈率集中在22.95-22.99倍之间。银行股发行市盈率多在10倍以下,贵阳银行市盈率仅有6.08倍,为去年发行市盈率最低的股票。

从发行价来看,227只新股平均发行价为13.5元。步长制药是2016年最贵新股,其发行价为55.88元,公司是一家中药制造企业。公司近期表示2016年业绩可能滑坡,原因是2015年有收购业绩大增而去年不再。海天精工是去年发行价最低的个股,其1.5元的价格创十几年来最低值。该股也是去年资本市场明星股之一,上市后连续29涨停,期间最高涨幅近22倍。

好公司数量增多

2016年新股除了发行数量创短期新高之外,整体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好质地的公司数量增多。根据2013~2015年报数据,227只新股年年均营收中位数为5.31亿元,净利润中位数每年6800万元。平均毛利率为38.81%,净利率为16.81%。和2015年上市的新股相比,分别高出2.28个百分点、1.22个百分点。和2015年末所有老股票相比,新股毛利率高出近22个百分点,净利率高约8个百分点。

梳理盈利能力排名前30只股票情况,主要有如下特点:

从板块属性来看,创业板块盈利能力占据优势。盈利能力排名前30股票中,有6成属于创业板个股。毛利率超过90%的3只股票中,创业板占据2席,分别是贝达药业和冰川网络。

从行业属性来看,计算机、机械设备、传媒、医药生物等板块盈利能力居前,包揽约6成股票。总体来看,新兴产业股票盈利能力较强,传统行业股票数量较少,这和当前A股整体业绩吻合。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经济大环境下,TMT等新兴行业业绩仍保持一定的增速,传统行业盈利能力略显乏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盈利能力较强个股略显优势。30只个股上市后平均涨停板为15个,比新股整体水平高出2个。开板后87%个股能够继续上涨,开板价较最高价仍有平均32%的涨幅。开板后下跌的4只个股涨停板数量较多,上市初期累计了一定的涨幅,开板后股价面临回调压力。

总体来看,2016年发行新股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股价在二级市场并未得到特殊优待,新股、次新股炒作大多脱离业绩本身。从长远来看潮水终将退去,盈利能力持续向好的公司中,有望走出诸如茅台、泸州老窖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白马股。

高成长性股票占比提升

除盈利能力之外,2016年上市新股在成长性方面也优于此前上市新股。227只新股上市前3年营收每年复合增速为12.7%,净利润年均增13.7%,约8成股票净利润增幅为正值。而2014年、2015年上市新股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6.89%、6.77%,较2016年低7个百分点左右。

具体来看,去年上市新股中有32家净利年复合增幅超过30%,占比14.10%。剔除营收增速低于10%的个股,共有28只个股营收增速超10%、净利增速超30%。从所属板块来看,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占比较高,这点和高盈利能力股票相似,反映当前业绩好、成长能力强的股票主要是中小票。

从行业属性来看,计算机、医药、电子行业类公司占比较多。从所属地域来看,广东省公司占据8席,遥遥领先其它省市。

从上市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这些股票上市后平均涨停板为11个,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从开板后表现来看,28只个股都突破此前开板日收盘价,平均获得约15%的涨幅,但逊于整体表现。11月以来新股开板速度加快,涨停板数量急剧下行,次新股炒作降温。而成长能力居前的公司近7成都是在此期间上市,因此在二级市场表现甚至逊于整体水平。由此可见,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和公司质量本身关联性较小,更多受市场大环境影响。

哪些新股开板后涨幅高

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上市的每只新股平均能获13个涨停板,首次开板价较发行价平均涨4.24倍,中签1手新股平均获利3.42万元。从简单相关分析来看,新股上市后涨停板的个股和发行价成反比,即发行价越低,涨停板的数量越多。和发行数量成反比,发行股份数越少,涨停板数量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收益率有逐渐收窄迹象。从全年分布来看,6月、7月上市新股涨停板数量最大,平均在17个涨停板左右,随后逐步下滑。随着11月、12月新股发行数量的骤增,涨停板数量快速走低。12月上市的45只新股平均涨停板不足9个,较年中出现大幅下滑。如日月股份在4个涨停后即开板,杭叉集团和贵广网络也仅仅收获5个涨停板。总体来看,12月中下旬上市股票涨停板大多仅有个位数。12月新股开板后涨幅也降至2.76倍,为全年第二低。

此外,2016年新股开板后走势也是市场另外一大亮点,超8成新股在涨停板打开后再创新高,成就了今年火爆异常的次新股行情。数据统计显示,188只股票在开板后股价再创新高,期间最高价比开板当天收盘价涨32.31%。

从微观角度梳理开板后涨幅前10股票,主要有如下特点:

1、和同期上市新股相比,涨停板数量较少,大多在10个附近;

2、开板后市值多在40~50亿之间,大幅低于平均超百亿的水平;

3、业绩大增,如排名前3的股票2016年3季度业绩都出现大幅增长;

4、大多伴有分红送转,如涨幅居首的名家汇在上市不久即抛出每10股派1元的分红方案,7月再度公布10转15的送转方案。

总体来看,开板后涨幅居前的个股业绩位于中上游,并非乏善可陈,但其走势更多受涨停板数量、开板市值及期间释放利好消息推动。

展望未来,当前仍有逾600家公司排队IPO,未来保持现有发行节奏是大概率事件。随着新股数量增多,当前市场的诸多炒作逻辑需要重新定义,如壳资源炒作、部分弯道超车的资产并购等。虽然和此前相比,新股收益率或将面临大幅收窄,但从长远来看,将投资关注点重新聚焦到上市公司质量本身,而非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从中挖掘具备真正投资价值的好股票,对资本市场来说也是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