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银行A股IPO发行规模暗合10%法律下限

2016-12-13 16:35:50 来源: 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今年绝大多数银行IPO的价格和发行规模分别暗合每股净资产和证券法规定的下限,因此与市场预期的最高千亿元的募集资金预期相距甚远,实际募集资金合计不足300亿元。

规则一:

发行规模暗合10%法律下限

截至12月11日,今年IPO的9家银行中,除了已经拿到批文,但尚未正式披露发行规模的张家港农商行以外,有6家银行的发行规模都是“贴地发行”,仅贵阳银行和江阴银行有所例外。

具体而言,有6家银行新发行的股份均占各自发行后总股本的10%。而贵阳银行IPO发行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避免了推迟发行,也是目前已经披露出来的本轮银行股IPO中,唯一一家发行规模与预期维持不变的(均为5亿股),其募集资金的规模为42.45亿元;江阴银行新发行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1.85%,也仅仅是略高于10%,且发行规模仅为不足2.1亿股。

“根据《证券法》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的条件中包括:‘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资深并购律师此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也就是说,监管部门为了减少银行股IPO对于二级市场可能的冲击,采取了‘规模贴地发行’的审批模式——即按照法律规定的下限或临近下限批准发行。”

事实上,除了贵阳银行以外,新上市银行IPO获准发行的规模均较其预披露的“拟发行最多不超过**亿股”大幅度减少。

例如,江苏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25.98亿股,实际仅发行11.54亿股,募集资金72.38亿元,不但远远低于400亿元募集规模的曾经的市场传言,也少于160亿元左右的市场预期;无锡银行计划发行5.54亿股,最终发行不足1.85亿股,实际募集资金8.26亿元;江阴银行计划发4亿股,实际规模才发了2.09亿股,实际募集资金9.7亿元;常熟农商行计划啊发行不超过3.5亿股,实际发行2.22亿股。

对于市场所能承受的融资规模与业务发展急需资金之间的缺口,新银行股也自行寻找到了解决办法。江苏银行11月30日公告表示,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的优先股。

“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具体来看,在优先股发行启动之前,尽管监管部门对于上市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有所区别,但由于核心资本全部是一级资本,因此银行上述两个指标其实是一致的。发行优先股之后,资本充足率的各个指标终于可以形成完整的梯队,完善了资本构成”,一位股份制银行的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规则二:

发行价暗合每股净资产

对于今年的新上市银行来说,因发行市盈率偏高而推迟三周申购是一个颇具普遍性的现象。

客观来看,发行市盈率偏高并不是因为银行们希望多圈钱。事实上,绝大多数新银行股都是将每股净资产与发行价直接对接,而并未包含任何的溢价。鉴于此前从未有过银行以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进行A股IPO,而且低于每股净资产发行可能会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这些银行的定价可谓已经十分公道,甚至可以说是“成本价发行”。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由于今年以前上市的16家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市盈率较低,多家新上市银行即使是“成本价”发行,也陷入了“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的窘局,并触发监管要求的“连续三周进行风险提示”。由于2014年以后A股市场并没有银行股上市,所以此前并没有银行在发行中因为估值高于行业均值而推迟申购。

江苏银行是今年上市的首家银行股。该行发行上市之际,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该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6.1倍,此后虽然经过新银行股上市后股价飙升的力挺,如今仍未能达到7倍。

“银行业与其他绝大多数行业不同,市盈率指标的准确性通常弱于市净率指标,因此,市盈率超过行业均值的发行并不一定意味着很大的风险”,资深IPO中介机构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