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IPO超240家 11月规模创一年半新高
2016-12-08 11:29:08 来源:东方财富网
本月初,证监会公布了年内第22批新股首发名单,13家公司筹资总额预计不超过75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相继发出了242张A股“通行证”,筹资总额约为1641亿元。这两个数字均超过2015年全年水平。
据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已有197只新股相继发行,筹资总额1341.31亿元,筹资净额1246.46亿元。
进入下半年以来,IPO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加速迹象。
据统计,7至10月证监会核发IPO批文的数量分别为27家、26家、26家和28家,11月达到52家,创下去年6月以来的新高。据此计算,最近5个月监管层核发IPO批文总数接近160家,是上半年的两倍多。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兼发行上市部总监魏刚看来,经历了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后,当下的IPO提速可以理解为从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到建设市场、恢复融资功能的过渡,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来自国金证券等机构的观点认为,在市场运行趋于平稳的背景下适度提速新股发行,不仅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也有助于抑制过度投机行为。
新规降低资金分流压力 A股平静面对扩容提速
面对扩容提速,A股表现相对平静,往年每逢打新日股指波动加剧的“惯例”不复存在。
以IPO数量创出阶段新高的11月为例,上证综指有14个交易日全天振幅不足1%,单日波动最大的11月25日振幅也仅为1.63%。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新股发行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相关监管的持续强化密切相关。
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IPO新规,在维持市值配售模式的同时,取消了此前备受诟病的新股申购预缴款制度。
“全额预缴”制度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打新资金在一、二级市场频繁流动的情形,有效提升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市值配售模式则通过提高投资者的持股意愿,大大降低了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面的分流压力。
与制度体系的变革相随,一波旨在杜绝“带病申报”的监管风暴贯穿全年。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69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终止审查。此外,还有数十家企业因为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原因中止IPO审查。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自我出清功能有限的背景下,强化源头治理将成为常态。
机构预测,即将到来的2017年A股或延续快速扩容状态。这也引起了业界对于市场承受能力的关注。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解决IPO“堰塞湖”问题不宜用力过猛。市场能否获得资金推动,取决于投资信心的修复程度。一旦股市阶段性赚钱效应得不到延续,新增流动性的涌入力度可能无法抵御IPO及再融资的压力。
相关阅读
- (2020-06-08)三因素支撑计算机行业配置优势 国产化生态已初步成熟
- (2020-06-08)新证券法明确新三板市场主体地位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2020-06-08)股价45天涨8倍 投资者会容易认为是公司经营有问题
- (2020-06-08)乐视网成融创“弃子”?只要盈利就可以“玩下去”
- (2020-06-08)乐视网逃生时刻 融创为何选择0元转让?
- (2020-06-08)A股上市公司高管 中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