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监管“利器”升级 IPO政策风向受关注

2021-02-03 09:50:17 来源:中国证券

近期,IPO排队企业撤单增多并出现被否情况,就在市场议论纷纷的时候,《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亮相,让IPO政策风向更受关注。对此,专家表示,监管部门始终严把IPO入口关,从严监管的理念一直没有改变。在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近期监管部门明确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发行,预示着新股发行将在科学合理的路径上继续保持增长。

保持从严监管态势

去年底,关于IPO收紧的声音逐渐在市场上流传。今年初,类似的声音似乎更多。

一是终止审核公司继续增多。截至2月2日记者发稿时,注册制下科创板终止审核10家、创业板终止审核11家。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2021年以来,共有3家公司IPO申请终止审查。

二是监管部门强化现场检查监管,现场检查“利器”近期迎来升级。1月29日,《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正式发布实施。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李维友透露,证监会将常态化开展问题导向及随机抽取的现场检查,聚焦重点问题,不断提升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中国证券业协会1月31日公布最新一批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共20家企业被抽中;从保荐机构来看,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16家券商上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监管部门始终保持从严监管态势。注册制背景下,发行制度包容性增强,并不意味着审核标准降低。监管部门加强现场检查,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督促中介做好“看门人”

专家指出,保持IPO从严审核态势,将有效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审慎执业,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

李维友日前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部分中介机构仍然存在职业操守欠缺、合规意识淡薄等问题。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能够针对性地发现中介机构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大对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罚力度,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不断提升中介机构职业道德水平及守法合规意识,营造守法诚信的道德环境,夯实资本市场诚信基础。

“从严监管的理念始终没有改变。如果企业确实存在带病申报的问题,或者信息披露不够扎实,有的会知难而退,主动撤材料。试点注册制以后,我们对信息披露的把关也相应更加严格。”某券商投行部人员透露。

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雷表示,如果说注册制下发行条件更加包容是在做减法,那么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制度则需要做加法。注册制改革以来,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实际上从近期首发现场检查情况就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保荐机构、会计师、律师等开出了不少罚单。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有助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

数据显示,1月沪深两市共62家企业首发上会,其中56家获审通过,整体过会率90.32%。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首发上会数量增加,整体过会率则有所下降。

“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在1月28日证监会召开的2021年系统工作会议上,上述内容被明确写入六大重点工作之中。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日前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方针,在保持新股常态化发行的同时,加强研究评估,全面总结试点注册制改革的经验,积极稳妥地做好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改革准备,及时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股权融资,更好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指出,近期部分企业暂缓IPO,是交易所依法依规做出的决定,并不存在刻意收紧的情况。拟上市企业应遵守资本市场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共同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