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科创板等力挺生物医药 核心技术是关键

2019-03-22 09:54:58 来源:证券日报

在中国香港为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开启上市之门、科创板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背景之下,生物医药受到了来自政府和资本的支持,而这也使得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医药项目融资加速。

近日,青岛院士港陈璞院士生物医药系列推介活动成功举办。记者了解到,在推介会现场,包括海尔生物医疗等11家企业就生物医药产品和产业平台建设运营等项目合作签约49亿元,有22家企业就疤痕修复、多肽小核酸等项目与院士团队达成近110亿元合作意向。

对于此次项目推介,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纳肽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创办人陈璞介绍,资金对于研发型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越多越好。资金到位有助于企业开展更多的项目,从而分散风险。

不过,“创新研发阶段的生物医药一大特点是,它每个临床阶段的研发都有价值。”陈璞介绍,这也有助于企业未来敲开上市之门。

核心技术是关键

陈璞向记者介绍,纳肽得是最早进驻院士港的企业之一,在成立之初,政府给予了重要支持,包括早期的资金以及建立世界上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等。

据陈璞介绍,目前,纳肽得大多数项目属于临床前研究,此外也有个别产品已经通过一些医院的伦理委员会通过走向病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鼓励创新以及药品审评审批的改革,生物医药创新药企如雨后春笋般壮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份,全球有新药研发的企业有4100多家,中国拥有的新药研发企业数量和加拿大并列第三位,占全球5%(美国47%,英国6%);中国医药研发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实力大大提升,而融资的关键将取决于企业是否有核心技术。”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纳肽得生物医药公司重点发展三个项目,包括核酸药物、免疫治疗和体外肿瘤模型。

“这都是在早期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新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陈璞表示,公司还储备有多个项目。如果政策和资金支持到位,会开展更多的新药研发项目。

陈璞介绍:“我们有一个纳米多肽的专利,就是用纳米技术,对多肽进行改作、修饰,然后用它靶向给药,辅助药物靶向传输。这种多肽在治疗上用的量是很小的,合成比较复杂,一旦能用的话,就可在治疗上起很大的靶向作用。在销售时,价格每克超过了100万元人民币,已经开始小批量销售。”

“我们在研究小核酸药物时,就利用了纳米多肽技术。”陈璞介绍,公司另外一个重点项目——3D体外肿瘤模型,原理是体外建立病人组织,这有助于医生进行体外药物的筛选以及进行药物开发。而公司的免疫治疗方向,有望克服现有药物的缺陷,减轻现有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等。

多公司规划上市

据记者统计,未盈利阶段就赴港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多,包括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基石药业、华领医药等。在推介会上,陈璞也对投资者关注的上市计划进行了介绍。

陈璞表示,研发阶段的生物医药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长周期”行业,但是这些项目一大特点是,它每个临床阶段的研发都有价值。

陈璞表示,“公司结合生物医药的研发规律,对产品管线进行了梳理和评估,将研发重点集中在三个项目。我们的规划是,一到两年内拿到临床批文,即IND。紧接着可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如果做到临床一期、临床二期,这就证明了技术路线的正确性、安全性、有效性。我们将每一年的里程碑目标都实现,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而科创板、尤其是港交所都会认可这一点,允许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申请”。■本报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