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微信“入侵”北京九成小学生 家长“进退两难”

2015-06-03 11:04:43 来源:光明日报

当用户规模超过6亿的微信成为覆盖面最广的社交媒体时,人们仍然会对“北京九成高年级小学生正在使用微信”的消息感到惊讶。日前,这个出自一位小学生之手的调查结果,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小学生使用微信到底有多普遍?家长们的态度是什么?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该怎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

男生聊游戏,女生聊影视剧

在北京崇文门某小学门口,记者见到来接孩子放学的林女士,她正在通过微信和六年级的儿子潘晓东联系。对潘晓东和同学们来说,玩微信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几乎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在玩。

潘晓东的微信通讯录里一共有五十多位朋友,六个微信群。他经常活跃在名叫“我的世界”的微信群里,这是他和几个小伙伴用来交流游戏经验而设立的,“有时候可以聊一个小时”。

与可以随身携带手机的潘晓东相比,五年级的肖艳就没有如此“幸运”了。她每天只被允许玩半个小时的微信。与男生们聊游戏不同,肖艳喜欢和女孩子们聊最近各自的新衣服以及偶像剧,短短的三十分钟往往让她意犹未尽。

玩微信的小学生主要以高年级为主,与成年人钟情于“刷朋友圈”不同的是,小学生主要以与同学、朋友聊天为主。

北京团市委的调查发现,网络已经开始改变小学生的学习娱乐和交往方式。数据显示,小学生从不上网的只有17.6%,有55.2%的学生运用网络查资料,完成学习任务,有25.7%的小学生主要在网上打游戏。随着年级的升高,偶尔上网和从不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上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微信“入侵”,家长“进退两难”

最能感知互联网影响的是家长,因为他们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很容易静下来,而让他们迅速安分的正是手中的智能手机,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软件就是微信。

微信是怎样在一夜之间“入侵”小学生的生活的?

为了保持与孩子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这为小学生使用微信带来了极大便利。刚给潘晓东换了一部智能手机的林女士始终认为,让孩子使用微信利大于弊,“获取信息也是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

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却一直把微信视为“心头大患”。没收了孩子手机的年轻家长林敏,总会被孩子反问:“你们大人不也时时刻刻看微信吗?”林敏总是在无言以对后反省,连大人都难以控制自己,更不能放心把手机完全交给孩子了,“沉迷于此影响学习,还接触到不良信息,对孩子们的危害很大”。

尽管如此,林敏却不敢完全拒绝孩子使用微信的要求,“毕竟周围的同学都在用,如果她不加入,就可能会被孤立”。这样的担心让很多家长“进退两难”。

而一些老师的积极参与也使孩子们接触微信变得“理所应当”。微信在承担沟通老师和家长的任务之外,甚至成为老师联系学生的“常规渠道”之一。在一些班级群里,班级的通知,甚至作业也会由老师通过微信发布。

但北京市团结湖小学薛海英老师对此并不认同,老师和学校通过微信与学生联系,会造成孩子对微信的“过度依赖”,也会造成对家长的误导,“对于孩子来说,微信只能作为日常交流的补充”。

家长如何应对“纠结”

放手让孩子们用微信,还是监督,甚至杜绝他们使用,面对这些多样的选择,总让家长们纠结头疼。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利用微信进行交流是孩子们群体交往的正常需求,不能简单把孩子与微信隔绝开来,“越是干预,越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薛海英则认为,孩子们使用微信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监督、引导,例如规定使用时间和聊天的对象。

不只是微信引发家长的忧虑。在不同时期,家长的心头大患各不相同,他们的“纠结”也从未停止。家长们曾用各种手段阻止孩子们沉迷于网络,又曾为玩手机会影响孩子们学习而担忧。在被称作“网络原住民”的孩子面前,iPad、微博、微信扑面而来,要面对的“考验”似乎更多了,而这些“考题”又一次次摆在了他们父母的面前。

“没人能够阻挡新技术对我们生活的渗透,孩子们也无一例外”,孙云晓认为,通过新技术了解和接触社会是孩子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来自亲情、友情的关爱十分关键,像用微信沟通友谊一样,新技术的出现只是改变承载这些内核的载体而已。

“家长无须过度担心。”孙云晓建议,接触新事物能够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是保持家庭及父母责任的不缺位,哪怕以后出现再新的技术,也不会成为冲击孩子教育的“洪水猛兽”,而应该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有益补充。(记者 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