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新闻 >

专访去眼袋“无人区”探索者——曹宝济

2019-06-05 10:17:12 来源:中国金融商报网

专访去眼袋“无人区”探索者——曹宝济

曹宝济——专注去眼袋联合创始人。二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眼部整形,为专注去眼袋技术倾注半生。

去眼袋“无人区”探索

“专注去眼袋在当时还是一片“无人区”,即便是当前在真正的专注去眼袋领域也难见同行者”曹宝济说道。

在接受专访时,曹宝济刚结束上午的最后一台手术。关于专注非手术去眼袋,他表示,“让去眼袋不再动刀,是我医学生涯里最具成就感的一件事”。在之后的谈话中,关于专注去眼袋的话题一次次被展开,专注去眼袋技术的诞生历程也揭开了神秘面纱。

“由于传统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在90年代已经是强弩之末,求美者对于专注非手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多年的去眼袋临床经验积累,让曹宝济对于去眼袋行业的格局和见解更具有前瞻性,而传统的手术法切口大、恢复慢,禁忌症多,风险系数高等缺点,也越来越难以满足求美者的需求。如此背景下,曹宝济着手探索一门新技术。

在当时作为一名普通医生的他,只能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手术经验,再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来找方法。他在大量的阅读中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亲自到北京,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拜访专注眼部整形,在去眼袋领域深有建树,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从他们那里吸取经验,试图找到新技术突破口。在实际操作中,曹宝济把游历所学,运用到去眼袋实际操作中,脂肪去除量更精准,切开也更小了。但是“手术开刀就是手术开刀,切口再小,开刀的缺陷还是再那里,在实际操作中,就算开刀法再出色也突破不了自身的缺陷”,曹宝济叹了一口气。

专注去眼袋诞生

曹宝济在1995年结识了马满仓、张晋宝和张建锋,并和四人在健丽医美建立起专注去眼袋早期的合研环境,专注去眼袋技术的诞生就在这里拉开了序幕。在这之前,马满仓和张晋宝在眼部精细化整形已经有了不菲的成就,张建锋也已经花了5年的时间研究微创去眼袋技术。

曹宝济表示,新的技术不应该是对传统去眼袋方法的修补,而是去研究和开拓一个新领域。经过三个多月的长时间讨论,曹宝济建议从去眼袋的仪器出发,用专业的仪器来代替手术刀,但是对于这种设想的可行性,在当时所有人脑海中都打着问号,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的先例可以解决,最后他们还是决定试一试。

经过长达六个月的研究,第一代仪器成型了,虽然还很初级,但却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因为这表示他们的方向是对的。曹宝济介绍到,“相比传统的手术去眼袋方式,我们在当时已经有了明显的突破,去眼袋的切口不到手术法的二分之一。”

1996年,曹宝济、张晋宝、马满仓三人通过健丽医美的“医师合伙制”,引进了去眼袋领域“高精尖”的医生,并由他们三人领衔成立专注去眼袋技术研发团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专注去眼袋技术的改进。1999年,专注去眼袋第一次在健丽香港分院进行实践操作,第一例专注去眼袋案例诞生。

2000年,三人正式将专注去眼袋技术推到公众视线,根据其不必手术动刀、恢复时间短的特点,命名为专注隐形去眼袋技术,获得多项相关专利认证,这一年也成为专注去眼袋诞生之年。

“我们将表皮切口缩小,眼部组织的损伤降低的情况下,将眼袋内部多余的脂肪去除干净,这点在当时行业内还没有人能做到,我们是第一份,”曹宝济介绍到。运用新的仪器,加上精细化的手术入路,专注去眼袋技术,不仅切口更细小,术后无明显伤口,也无需拆线,更不必术后长时间护理恢复。没有明显的切口,对眼部组织损伤小,出现量小,恢复更快的优势,成为了许多爱美者的选择。

探索未曾止步

探索之路杳杳冥冥,没有尽头,专注去眼袋只是第一步。

二十余年的探索之路,成就了曹宝济在行业内目前的高度,然而他并没有满意而固步自封,而是充满了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对此乐此不疲。

2008年。曹宝济将专注屈原的的入路提升到组织间隙入路,让去眼袋更安全,出血更小,恢复也更快了。

2014年,曹宝济到韩国裁决中韩日国际眼部精细美容学术交流会,并与韩国BK东洋知名整形医生朴成浩医师,日本镰仓达郎医师进行去眼袋同台竞技,精湛的技术和仅有0.2cm的切口,且术后不必任何特殊处理的优势,让全场上百名医师赞叹不已。

2018年,曹宝济联合了张晋宝、马满仓专注去眼袋创始团,领衔管谋、李应、芮小平、郭冬云等十多位健丽医美技术院长结合二十多年的去眼袋经验,提出了“黄金八度眼部美学标准”、“19大眼部美学理念”,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在同行还是研究摸索专注去眼袋技术时,曹宝济和健丽的其他同事已经完成了专注去眼袋技术和美学上一次又一次的革新。

“在探索的路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我有信心,健丽是我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