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产品,到消费品 ——360°解码小罐茶高品质的秘密
2019-04-03 17:06:05 来源:中国金融商报网
2019年两会刚结束,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成为热点话题。而高品质产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大众热议的核心。眼下正值春茶大量上市,不少爱茶人却总会遇到一个困扰:为什么中国茶品类很多,品牌却很少,想简单方便买到高品质好茶、喝好茶实在太难!问题的症结在于:一直以来,茶叶都是以农产品的形态被认知,虽然被广泛消费,但始终没有跨过消费品的“界河”。
近两年,以小罐茶为代表的全国性知名茶叶品牌迅速崛起,让业界和消费者看到了茶叶实现了从农产品到消费品升级的曙光。那么,小罐茶是如何抓住高品质这个核心,迅速打造出一个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小罐茶的极致化品质追求之路对茶行业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启程前往云雾缭绕的黄山,通过360°全方位的体验,观察、调研小罐茶黄山毛峰的采摘、挑选、加工、保鲜和包装工艺。对小罐茶的品质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其围绕高品质而选择的理念、采取的模式,也有了更深的体悟。
从农产品到消费品,“标准”是不二法门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小罐茶精心选定的八个经典品类之一。黄山毛峰茶核心产区在其发源地徽州区富溪乡,这里的茶农大多世代种茶、做茶。但在延续千百年的小农自然经济模式下,茶一直是个农产品,茶农种茶、采茶都是看天吃饭。市面上各种茶叶产品,大部分也都像其他的农产品一样,简单包装、论“斤”售卖。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在中国这样一个产茶大国和茶消费大国,对于什么是好茶,大多数人的心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判断。
“小罐茶在做的事,就是要让茶叶完成从农产品到消费品的蜕变,让买茶喝茶变简单。”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海玉表示:“完成茶叶消费品化这个转变,背后的关键就在于全产业链的标准化。”
自2012年开始茶行业探索,经过近4年、数十万公里的茶区调研,小罐茶发现了中国茶的痛点和软肋:农产品思维和形态,导致茶叶永远只是叶而不是产品。因此小罐茶做茶,从一开始就把做标准化产品作为统领性目标,把标准看作是企业的命门。
徐海玉介绍,小罐茶的每一罐春茶都有严格的原料标准,在坚守核心原产地的基础上,对原料的品种、采摘时间、采摘嫩度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记者到达黄山时,茶树的第一拨嫩芽正好刚刚生发出来,这是一棵茶树最精华的部分。小罐茶黄山毛峰,只取发源地徽州区富溪乡山地丛栽茶园明前第一拨初展芽叶为原料。记者在采摘时细心地数了数,这样的嫩芽一丛茶树仅有十几颗,每颗芽头都需茶农一颗颗去找、去采,耗时、费力自不待言。而这,仅仅只是小罐茶春茶诞生过程中的第一道标准。
从鲜叶到成品茶,一杯好茶的炼成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小罐茶在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严格的标准要求。比如,为确保茶叶的安全性,小罐茶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来控制农残:一是提高检测标准,二是围追堵截。在茶园端、加工端、精制端设立三道铁闸。小罐茶的茶叶在鲜叶、原料和成品阶段,必须先后通过三次农残检测,才准许出厂。
小罐茶还独创了6道精选挑茶工序。常规流程会涉及鲜叶挑选、机器分级、机器除杂和人工初拣4道流程。但小罐茶除4道常规流程外,又不惜工本增加了两道人工精拣,确保把所有可能会影响品质和口感的杂质全部“扼杀”在出厂前。这种近乎“变态”的品质“洁癖”到了什么程度?记者看到,在小罐茶黄山工厂,80多名工人每天从一堆茶叶中挑出了几根黄叶、老梗,都要逐一记录数据。因为这是小罐茶判定原料品质的重要依据。
在小罐茶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灌装生产线,记者全程了解到小罐茶的出品过程:从人工精选合格的茶叶装上生产线开始,标准化称重、标准化装罐、标准化覆膜、标准化封装……数十道工序后,呈现在眼前的已是可以直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盒装小罐茶。
从诞生之日起,小罐茶定位就是做消费品的茶。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表示:“小罐茶要把茶从农产品升级为消费品,让消费者不需懂茶就能喝到好茶。”两者对比,作为农产品的茶,体现出典型的农产品经济特点:产品非标化,产业集中度低;作为消费品的茶,则要求产品具有产能基础,要求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产出。实现标准化后,行业集中度必然会随之提升,这就具备了孕育出行业知名品牌的基础。
因此,小罐茶在做产品时,每一个流程都有严格的标准。这种奠基在标准化基础上的消费品思维移植到中国茶行业,实质上是在推动行业从品类走向品牌化,通过标准化、工业化实现产业的转型。这对整个茶行业可谓价值重大。
从品类到品牌,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中国茶行业植根于农业思维、地域为上的“有品类,无品牌”状况由来已久。品牌茶企的发育生成、成长塑造为什么这么难?究其原因,在于品牌的树立背后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和足够的坚守。一个品牌只有持续不断提供高标准的产品,才能持续获得消费者信任。企业有了品牌,不仅是给了消费者一个品质承诺,也是给自己一个坚守的责任。
小罐茶建立了品质的高标准,并非一劳永逸解决了品质问题。相反,倒是开启了品质追求的漫漫征途。因为达到并维持标准,并非易事。还以采摘为例,富溪乡是多山地区,零散分布的茶园对看客来说可能是种风景,对茶农来说却是艰辛的体力劳动。茶农江大姐告诉记者,为了采到清明节前最好的嫩芽,她经常需要凌晨五点钟打着手电筒出发,爬一个多小时的山,去发现最好的毛峰。一天下来,江大姐能采到的符合小罐茶标准的原料少则几两,多则才一两斤。江大姐还表示,虽然采茶艰辛、标准高,但自己的采摘技能提高了,收入比以前还能增长20%左右。
如此费心采摘下来的茶叶,不过是最初的原料。从原料到干茶,还需要炒茶、烘茶、除杂等多道工序。重重工序后,4-5斤嫩芽可能才能制成一斤干茶,而在此基础上小罐茶还需精挑细选,平均下来,需要7-8斤鲜叶,才能加工精选出一斤符合小罐茶标准的干茶。小罐茶的每一罐茶里,都包含着从20余丛茶树采摘下来的约200颗嫩芽。小罐茶黄山毛峰制茶大师谢四十也对记者表示,以小罐茶对原料、工艺标准的严苛要求,背后其实意味的是高昂的成本,在小罐茶之前,他从未见过有企业这样做产品,成本太高了。
这从本质上体现出小罐茶对其品牌的清醒定位和极致呵护。一个定位高端的品牌,就意味着稳定优良的品质,意味着对消费者的质量承诺,意味着对企业而言是生命的信誉。事实上,一旦决心做品牌,小罐茶就不得不持续提供稳定而优质的茶品,不得不深耕行业。因为任何一款小罐茶的茶品,都代表着小罐茶的整体品牌形象,驱动着小罐茶追求每一罐茶叶的高品质。
在黄山小罐茶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和白色口罩的80多位挑茶工,正在埋头挑茶。她们挑完后,还有人负责筛查和复检,这是传统茶企鲜见的景象。而小罐茶独创了“挑茶工”这一工种,以巨大的人力成本,来保证茶叶的洁净度。“每一片装进小罐茶的叶子,都需要经过6道精选,平均下来,小罐茶每一斤茶,为了洁净度所付出的成本,大约在100元左右。”徐海玉说道。
为了体验挑茶工的工作,记者们也围坐在挑茶桌前,亲自体验如何挑茶。仅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已经有成员表示眼睛有酸涩感,需要休息一下才能继续。就是这样一个别人根本看不见,但却需要耗费巨大人力和时间的挑茶工序,成为了小罐茶80多位挑茶工的日常。
“挑茶工作真地很累,精神需要高度专注,眼睛要快,手上也要快。我是茶学专业毕业的,也了解很多其他茶企,负责任地说,小罐茶是我见过最干净的。”小罐茶生产中心的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说,她的脸上掩饰不住对小罐茶的自豪。
采访期间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国内茶企普遍追求抢先生产春茶,以求抢占市场。但小罐茶的春茶上市时间却比一般企业要晚。因为其每一罐上市的茶叶,都需要复杂而严格的监测和审评程序。无论是3道农残检测还是6道精选,都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严格的工序保证了小罐茶的优良品质。虽然很多时候消费者可能未必看得出差别、品得出差异,但小罐茶这种宁愿牺牲销售也要保证品质,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依然坚守品质追求的企业基因,不仅夯实了小罐茶的品质基础,更为小罐茶熔铸了品质坚定、行稳致远的宏伟志向。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个品牌做大做强最坚实的底气。
工业化,让制茶大师的价值最大化
在黄山的深入探访中记者发现,目前黄山毛峰的制作,存在手工做茶和机器做茶并存的局面。但手工做茶主要以农户为主,且正在迅速减少,机器设备已经成为大中小茶厂的标配。这似乎与大家普遍认知中越“手工”、越珍贵相悖。尤其是大师与工业化,如何共存?如何相融?如何在融合中裂变大师的价值?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专门请教了谢四十大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四十大师是小罐茶黄山毛峰标准的制定者,也是生产过程和品质的把控者。不同于传统手艺人讲山头、讲手工的习惯风格,谢四十大师本人是工业化的拥趸,一直强调手工并不必然代表匠心,更不能和高品质划等号。
“黄山毛峰制作技能之所以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这项技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完全要凭着个人的悟性、花费时间去学习、钻研和亲自去做。”谢四十大师说。在现场,谢四十大师给大家演示了传统毛峰的制作技艺,记者也借机体验了一次手工炒茶,在270多度的锅温下,深深的感受到手工炒茶的艰辛,这绝对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只靠一个人的双手,不仅产能有限,且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往往直接影响手工炒茶时的质量和稳定性。
“大师的真正价值在于常年累积的制茶经验,是智力,而不是体力。”徐海玉补充道。看谢四十大师运用火候、手感、时间来掌控决定茶叶品质的工艺细节,你会明白一个大师的成长离不开时间的积淀,离不开从双手到大脑,再到眼耳鼻舌身意的领悟、总结和升华。正是经过这些积淀和升华,大师形成了自己对制茶工艺与茶品品质关系的深刻理解,最终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形成了自己调整解决口感、解决工艺与品质关系的能力。
将大师经验数据化,用现代设备将大师的技艺实现规模化生产,是小罐茶和大师合作的重要内容,而做好中国茶则是小罐茶和大师携手的初衷。在演示完传统制茶工艺后,谢四十大师带领大家参观了以传统工艺为基础研发的现代化制茶流水线,并介绍了大师技艺如何在现代制茶中发挥作用。首先在原料标准上,大师会提出采摘嫩度、品种等标准要求,保证茶叶原料的高品质。在制茶环节,大师会提出工艺参数、要求指导生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数与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实时根据环境变化调整杀青温度、时间等。因此记者看到,虽然有现代化的制茶设备,但大师一定会全流程监控和把关,甚至通宵达旦工作。“我一个人即使能够每天炒24小时,也不可能保证每锅品质都一样。离了我,这些设备也发挥不出稳定作用。传统的制茶技艺和经验是很关键的,我们说要‘看茶做茶’,生产过程中要看茶叶炒出来的老嫩度,看火候掌握,都是随时在调整的。”谢四十大师说。产品加工完成后,大师还要和小罐茶审评人员一起对茶叶的品质审评,只有达到小罐茶品质要求的茶才可以出厂。
至此,记者才明白大师们的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借助现代化的工业设备、智能工具,实现了高品质的规模化复制和标准化生产。谢四十大师表示:“做一杯好茶真的是难之又难,无论是哪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做不出来。作为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做好黄山毛峰。但我们这一代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能这么一直做下去,一定要找到一个方法让传统的工艺能够尽可能完整的留存下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工业化提升的不只是小罐茶的生产效率,更实现了优秀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生产的密切结合,不仅保证小罐茶的产品稳定优质,规模化的生产,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喝到代表大师技艺的高品质好茶。
小罐茶的终极目标:助推行业升级!
事实上,从农产品到消费品,小罐茶是在对中国茶进行科学化的标准细分;从品类到品牌,小罐茶在通过追求极致的匠心,提供稳定优质的茶品,给用户以稳定的消费体验和享受;从工业化对大师价值的传承,小罐茶抓住了高品质的关键,找到了持续输出优质茶品的方法。而这一切,形成一股洪流,像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崛起的小罐茶一样,共同指向着中国茶的行业升级。
真正深入体验了小罐茶春茶上市的全流程,难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无论是小罐茶的标准化、工业化、品牌化做法,还是其严苛的标准、严密的品控,不仅是着眼于一家企业,还着眼于中国茶行业。小罐茶的思考视角,始终建立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之上。
在此次探秘之旅参观的黄山工厂附近,小罐茶参照工业4.0标准建设的全球首个茶叶工业4.0智慧工厂——黄山中央工厂正在紧张施工中。不仅如此,据徐海玉介绍:小罐茶同时也在加紧上下游布局,2018年小罐茶成立了“茶叶工业装备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通过创新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产品,为茶叶工业化、智能化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上游拓展茶园,按统一的生态标准种植管理,打造有小罐茶特色的产品。“小罐茶将通过打通全产业链,做到品质的可控,带动全产业链每个环节的升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活动现场表示,目前中国是产茶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从产业端来看中国茶叶还处于低端化运营阶段,整个产业缺乏品牌标杆型企业,更缺乏价值标杆企业,这也是中国七万茶企抵不上一个立顿的核心原因。如何把茶叶产业从农产品向消费品升级是整个中国茶企的痛点和难点。
朱丹蓬说:“通过此次对小罐茶产品基地的走访,感受到小罐茶正在建立中国茶叶全新的产业链,把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包装、储存等核心环节进行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改造与升级。用工业化让传统茶人的价值最大化,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有价值的产品。最终推动中国茶叶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提升,匹配与复合消费端对于大健康的喝茶需求与诉求。”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则进一步认可了小罐茶的品质发展路线:“随着市场的稳定、发展,茶企也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小罐茶在整个茶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梅宇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小罐茶恰如一袭春风,为中国茶行业带来了新的开端与新的希望。”
国盛茶兴,随着消费升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小罐茶为代表的现代茶企,如果能以科学化思维,用工业化的生产,实现标准化的产品,给消费者品牌化的体验,对茶产业进行一次全链条的升级,那么中国茶产业的春天,相信会很快到来!
相关阅读
- (2020-06-08)抬头有星空夜色更精彩 vivo奇遇星空纪录片正式发布
- (2020-06-08)"1688全球产地嗨播计划"入驻石狮 助推企业数字化经营新常态
- (2020-06-08)区块链发展近况:阿里、腾讯忙着布局,OKEx打造知识普及
- (2020-06-08)建行重庆市分行以新金融行动赋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2020-06-08)荐读|姚前、方兆本推荐序,通付盾董事长兼CEO汪德嘉新书《数字身份》全新上市
- (2020-06-08)飞泉小贷为消费“升级”,让借贷更容易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