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进入爆发式增长 仍存在很大程度不足
2019-11-27 11:40:31 来源:人民网
11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AI智能下的汽车产业裂变——中国汽车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从十五大开始,国家便指出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为了形成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水平的量化标准,在工信部指导下,一套应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水平测度和诊断对标的评估体系框架逐渐成型。
《报告》数据显示,近十年间,参与两化融合参评企业数量飞速增长。从2009年-2011年的892家,已经发展至如今的超16万家。同时,汽车两化融合参评企业数量已达4200余家,涵盖不同规模和不同区域的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制造厂商。其中,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占比为89.4%,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占比10.6%。
从设备数字化以及网联化、工业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各个细分领域来看,汽车行业的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在所有企业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仍存在很大程度不足。
在进行参评的离散制造业中,汽车行业底层设备数字化、联网化水平相对领先,但尚未全面普及。数据显示,汽车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47.0%、42.7%。但云端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还需要提升,目前,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并上传至云平台的企业比例达到23.5%。在这部分企业中,这些上传至云平台的数据主要用于设备的状态检测,这一比例达到30.1%,而在诸如基于数据分析与反馈的设备进行优化这些方面,比例未达到10%。
大中型汽车企业在大数据融合应用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优化、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方面,其中产品设计与开发领域的比例达到28.6%。而在工业污染与环保监测、预警方面,占比较低,为9.5%。
在人工智能领域,由于其在汽车行业和相关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的应用种类和场景,车企有较多布局。例如,车企可以利用聊天机器人进行智能客服、通过算法基于车主的驾驶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和保险服务等。
尽管在一些领域仍存在一些不足,不过,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对整个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产品被附加了更多的智能化元素,智能产品的兴起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权益。例如,特斯拉等汽车厂商可以运用OTA远程无线升级技术对车辆进行设计优化;上汽大通过智能定制化生产为客户提供更实用的车辆配置等。从企业角度来看,数字化技术也将为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云计算、自动驾驶等数字技术进入汽车行业,为车企带来更大的利润。
在实际用车场景中,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1.1%,相较2016年增长近5倍;2018年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5.3%,相较2016年增长15倍。《报告》预计到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1.6%。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未来将向着人工智能化、尺寸小型化、成本低廉化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相关阅读
- (2020-06-08)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 抓实抓好新能源汽车安全工作
- (2020-06-08)童锁标签压印或引误解 奔驰召回消除安全隐患
- (2020-06-08)头部气帘药剂受潮存隐患 宝马召回消除安全隐患
- (2020-06-08)关于“家庭摇号”15问 转给未成年孩子可以吗?
- (2020-06-08)现有摇号次数或轮候时间将转为积分累加 向“无车家庭”优先配置
- (2020-06-08)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做好宣传推广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