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

追赶合资品牌还要多久?耐久性是自主品牌关注重点

2017-12-06 14:33:27 来源:中国汽车报

和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体量仍然不足传统汽车的1/40,传统燃油车仍占主导地位,短期内产业格局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在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下,海归专家们选择回归理性,围绕传统燃油车展开探讨:多年直线追赶后,我国传统燃油车技术水平离合资品牌还有多大差距?还有哪些领域值得深耕?

某些技术领域自主品牌已是标杆

“我们的传统汽车技术基本赶上了国际水平,同级别的车,自主品牌在造型、内饰方面已经可以和国际车企同台较量、一争高下。”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对近年中国汽车企业的进步感受颇深。他说道:“在和外资企业高管聊天时,某韩系品牌副总裁直言,中国品牌进步很快,比如吉利博瑞在很多方面都可作为合资企业的标杆。”

近年来,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发展势头迅猛。“吉利2016年销售70多万辆,这不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中国自主品牌以前靠对标大众、丰田、沃尔沃来开发自己的产品,始终处在跟随的状态。现在,除了跟随,中国品牌还需要在细分市场做标杆,做到领先。”浙江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胡红星直言,正是看到了中国品牌的转变,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国际视野,三年前毅然选择进入中国车企继续自己的汽车梦。

据胡红星介绍,目前很多自主车型的智能化配置已经超过合资品牌。随着四大人工智能平台的建立,以及百度、科大讯飞等互联网企业的加入,我国在智能网联方面的发展有机会走在世界前列。

据统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投身到零部件行业,从事前沿技术研发工作。来自于零部件企业的海归专家认为,和过去不同,国内很多发动机企业的制造水平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能耗、排放、性能等方面都毫不逊色,有些指标甚至领先合资品牌。上汽技术中心总监徐政表示:“我们所开发的发动机的技术含量、性能指标等绝对不比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开发的发动机差。”

外形设计领先但基础研究薄弱

“今年是自主品牌的发展元年,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启品牌向上之路,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自主品牌在很多方面还和国际汽车巨头存在差距,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还要长真本事,否则很可能会被淘汰。”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说道。和赵福全一样,海归专家们看到了自主品牌在某些领域的进步,但对标国际,他们更担心的是基础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产业方面的差距。

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认为,在前瞻性工程开发方面,中国品牌企业仍有欠缺。“我们国内的企业,过去一直将精力集中在商业开发阶段,把车推向市场就行了,过去这样做是对的。”汪大总说,“而在前瞻性工程开发方面,国际车企一直走在我们前面,并且近年来差距逐渐扩大。自动驾驶其实并非近年才出现,早在1986年,美国通用就启动了相关研发项目,当时有几百个高级研发人员。尽管当时还存在一定技术局限性,但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具有前瞻性。”

同时,在整车轻量化方面,自主品牌同样存在短板。自主品牌开发的汽车,和欧美或日本车企相比,重量要超出20%左右,比如丰田生产的凯美瑞整车重量约1300公斤左右,而自主品牌同级别车型基本在1500~1600公斤。国内车企一直难以突破轻量化技术瓶颈,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基础薄弱,很多技术被国际汽车集团垄断。“减重最有效的是改造底盘,底盘属于主体架构,在这方面很多国内整车厂不敢下手。自主品牌汽车的外形很漂亮,但很多核心技术不过硬,特别是底盘技术。”奕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裁辛军如是说。

耐久性是自主品牌关注重点

除了前瞻性开发、轻量化,耐久性差也是自主品牌汽车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这直接导致产品残值率较低。“一些自主品牌车型的耐久性不好,刚上市的新车各方面性能都没有什么问题,但产品价值下降很快,使用超过两三年后,残值率大幅降低。”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赵会看来,由于整体制造水平与合资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品牌在二手车市场竞争力较低,在整车耐久性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发动机、变速器、汽车底盘、齿轮轴承等方面自主车企还需要下大力气。

“尽管差距客观仍在,但中国汽车品牌在传统汽车领域,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如通过采用轻质材料碳纤维减轻整备质量、优化车型设计、减薄车身板料厚度等方式实现轻量化,更不能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忽视传统汽车技术。传统汽车技术的改进同样有利于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大陆集团北方区销售总经理刘立认为,发展传统汽车并不违背节能环保初衷,新形势下,传统汽车通过技术升级,对节约资源,促进节能减排有重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