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设座卖高价茶引热议 是在强制消费吗?
2018-04-02 15:13:55 来源:南方网
有读者反映,青岛-长沙南G290次、荣成-上海G458次列车餐车设消费专座,乘客需花高价喝茶才能入座。澎湃新闻暗访发现,这些茶叶还涉嫌标注虚假生产商和电话。(4月2日 澎湃新闻网)
网络图
高铁座位搭售商品,对于高铁而言有着先天的优势。毕竟,对于座位高铁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就给“强制消费”提供了便利。因为,想坐座位必须买我的产品,无疑行使的是“经营霸权”,加之“价格失控”,就的确让消费者很受伤。
不过更令人惊悚的是,经记者暗访,这些茶叶还涉嫌标注虚假生产商和电话。也就是说,“三无产品”流入了高铁,这岂不是在拿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当儿戏?这其中的灰色利益链条究竟有多长,覆盖面有多广,涉嫌标注虚假生产商和电话的茶叶出售了多少,被媒体曝光后,均不能成为“未解之谜”,需依法跟进,挖出黑幕。
同样,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样的“强制消费”,一则是不顾消费者的感受,比如,有的消费者不喝茶水,为了占座就只能买茶?二则即便消费者愿意“花钱买座”,这些商品的价格也不能高得太离谱;三则座位搭售商品,虽是“行业潜规则”,但这些商品最基本地应保障产品质量合格,而不是靠三无产品糊弄人。
诚如律师介绍,餐车茶座要求最低消费,属于经营者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加重消费者责任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如果使用假冒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茶叶,消费者可根据《食品安全法》依法维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所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所以,面对高铁的“欺客”行为,没有必要一忍再忍,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不过,消费者在遇到了消费委屈,却习惯了求助于媒体,由媒体介入,通过暗访等渠道进行曝光,进而相关部门介入依法惩治。这样的“维权路径”虽然可行,但其中的时间成本也是不能忽略。可见,如何畅通消费者维权举报制度,需要引起重视。比如第一时间固定证据,让消费者权益第一时间得到维护,让不法经营行为得到依法惩治,才是最优路线。
总而言之,“高铁设座卖高价茶”让消费者很受伤,也让“铁老大”的形象很受损。对于这样的不法经营行为,亟待高铁运营方给予重视,并通过有效举措,揪起其中存在的利益链条;同样,相关职能部门,对售假行为也需即时跟进,对于价格虚高等问题,也应有明确的说法。一言以蔽之,通过打好“组合拳”,让高铁上的不法经营行为得到遏制。
相关阅读
- (2020-01-22)河南太康人防信息化工程建设两年后又公开招标 怎么回事?
- (2020-01-13)河南商人虚假诉讼被判诈骗罪,检方抗诉后涉案文书仍执行
- (2020-01-13)农夫山泉涉嫌在国家公园毁林取水 武夷山国家公园:已立案调查
- (2020-01-03)征收程序倒置、少批多占 河南平舆土地乱象调查
- (2020-01-03)曝光!鹤壁碧桂园凤凰湾涉嫌无证销售 还大规模认筹
- (2020-01-03)新乡平原新区雍锦王府部分楼盘没有预售证 依然卖得欢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