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劲 引起经济总量的变化

2020-04-16 10:07:2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经济广泛性”建立在“全要素生产率”的逻辑下,将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制度以及数据等纳入要素集聚的理论探讨,突出了发展的内生增长,涵养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要义。

中国“云大物移智”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变的关键阶段。

知识资本对物质、货币等其他资本发挥着点石成金的倍增效应,通过这个效应而引起经济总量的变化,倍增效应越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强劲。

新冠肺炎疫情将改写世界社会发展的进程,其震荡或引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领域的变化,后续影响裂变的广度和深度尚需密切预判和跟进。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应对大势,遏制经济下行,增强发展动力,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笔者认为,这份《意见》明确了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对于生产要素从低向高流动至关重要,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和优化配置的效率,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

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哪一类市场发展滞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市场发挥功能,从而影响市场体系的整体效率和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所以强调“要素集聚”意涵深远。“要素集聚”属于经济学的理论范畴。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集聚效应。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集聚在拥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复合体中体现。

必须承认我国的要素市场发育明显滞后,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相对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必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

我们看到,生产要素的形态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不断变迁。土地、劳动力是农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之后资本成为工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还催生出技术、管理等更多生产要素。随着信息经济发展,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正在朝着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

《意见》分类提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明确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的五个要素,强调的是“经济广泛性”,而不是仅仅的“有形溢出”。

“经济广泛性”建立在“全要素生产率”的逻辑下,将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制度以及数据等纳入要素集聚的理论探讨,突出了发展的内生增长,涵养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要义。

笔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强调“知识溢出”和“数据溢出”。中国“云大物移智”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变的关键阶段。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据和连接,通过数据来反映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和多彩多姿的人类社会的本质,通过数据流把物质、生产、生活和网络连接在一起。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意见》强调“数据”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数据生产要素属性的提升,关系着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关系着国家发展的未来,推进经济数字化已成为实现创新发展的

有着中国道路,体现出中国话语权的中国经济主张,使我们发现与物质生产过程并行的还存在着知识生产过程。知识生产过程的产品,如技术成果、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数据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产权组织)4月7日发表新闻公报称,2019年中国成为该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中国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6.58万件。

而这有力地推动着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资本力量,形成一个新的资本形态,即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对物质、货币等其他资本发挥着点石成金的倍增效应,通过这个效应而引起经济总量的变化,倍增效应越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强劲。(记者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