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预算绩效改革提速 广度上实现预算范围全覆盖

2018-07-11 08:17:43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我国预算绩效改革正提速推进,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在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主办的“2018年绩效预算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与会的国内外业内权威专家纷纷表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预算的绩效管理近年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不过依然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绩效理念仍淡薄、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会议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应从“全面”“绩效”两个关键词着手,在广度上实现预算范围全覆盖,在深度上实现贯穿预算全过程。

党的十九大对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实施绩效管理做出了具体的部署。

“我国绩效预算改革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已经走入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财政部预算司预算绩效管理处处长郑涌在“2018年绩效预算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不过,她也坦言,目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绩效理念薄弱,绩效管理和预算关系割裂,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她表示下一步将对绩效理念进行全面推广,营造“讲绩效”、“用绩效”、“有绩效”和“比绩效”的氛围;充分有效融合绩效管理和绩效预算,继续培养绩效预算管理专业人才;将绩效责任明确、细化到各部门各单位。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指出,全面绩效管理,不仅仅是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而且要包括另外的三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我国一般公共预算大体是20万亿规模,加上另外三本预算就是约30万亿。“如果政府收支能够以绩效预算的理念精确计算成本和效益,从而凸显出它的绩效趋向,那么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我国绩效改革进步非常快,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挑战。他以高校绩效评价为例,指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面临着指标合成谬误、缺少市场参照等问题。其中,制度供给短缺、人才短缺、数据短缺、指标短缺、评价机制不健全是主要原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蕾莎·克里斯汀表示,绩效预算系统需要增强活力,增加灵活性减少控制。而控制的力度以及转变的速度则取决于每个国家不同的情况。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绩效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手段,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预算绩效管理要按照绩效理念引领,关键是预算评价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在实践中发展,因此需要科学制订规划,积累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阶段与环节的宝贵经验,形成一套合理的可操作的方法。《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将对“十三五”后三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预算绩效管理做出顶层制度安排。记者 孙韶华 实习生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