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腾讯云1分钱中标495万政务项目 引不正当竞争热议

2017-03-28 09:03:2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腾讯云以0.01元中标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项目,在云计算产业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外界眼中,腾讯云俨然成了政务云市场的一个“搅局者”,宁愿近乎免费也要拿到标。有评论认为,腾讯借此做了一个大广告,并不亏;还有人认为,腾讯云花小钱却买来了公共民生大数据,是值得的。

但是在一些法律人士眼中,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云计算屡出价格新低

云计算领域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

最近,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告显示,厦门市务实采购有限公司受厦门市信息中心委托,对“厦门务实-公开招标-2017WS034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进行公开招标,预算金额为495万元。而参与此次竞标的企业共有五家单位报价:中移动福建分公司投标约为270万元;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投标170万元;联通云数据投标约为309万元;厦门纵横投标290万元;而腾讯云的投标价为0.01元。

尽管投标报价令人大跌眼镜,但并未妨碍腾讯云最终中标。3月17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厦门市信息中心厦门务实-公开招标-2017-WS034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中标公告》显示,中标供应商名称为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金额为0.01元人民币。

厦门官方公布招标结果后,很快引发业界热议,甚至在朋友圈里引发刷屏。

至于腾讯云上述之举的用意究竟为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腾讯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继腾讯云以1分钱中标厦门市政府外网云服务项目令后,3月20日,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的上海电子政务云服务项目招标结果甚至出现了“0元中标”。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第201710075号信息——上海市电子政务云服务中标公告”显示,这个预算金额为12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项目,由上海移动+云赛智联、中国电信同时中标,总中标金额为“0万元”。

上海电子政务云服务招标项目中明确规定“不鼓励恶意低价竞争。如果投标人自认为在本项目中有商务优势,务必在技术、商务方面予以明确、合理的说明和解释,否则将承担因低于成本价而被判为废标的风险”,“投标人不得违反标准规范规定或合同约定,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减少服务内容等手段进行恶性低价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不过上述上海项目与厦门项目性质不同。有知情人士告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上海电子政务云服务招标采用了先用后付,据实结算的原则进行支付,因此标书无法填写具体金额,但标书中,此项不能空缺,因此经与招标方沟通,填写了0元。招标时,对各项单价都有具体报价。

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腾讯云低价中标事件并非第一次出现在招投标项目中。早在2016年4月8日,温州市府办政府云平台项目,预算金额为100万元,参与投标的中国移动公司以1元/月的价格中标,进而引发了其他参与投标单位的质疑以及公众的热议。

目前,公众热议的焦点在于,腾讯云0.01元的报价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张远忠认为,该招投标法案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该规定中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销售鲜活商品;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季节性降价;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并不认同上述观点,他表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该公司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周旭亮称,第一,该案例发生于招投标领域,不同于普通的消费市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于普遍消费市场。但是该投标注行为发生于招投标注领域,并非普通消费市场,不会对经营者和消费者产生实质影响;第二,根据《招投标法》及《实施条例》规定,该公司的投标价格为0.01元,如果仅考虑该价格,该投标报价可能会因为明显低于成本价而直接被评标委员会否决,不会达到影响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程度,因此也不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范。

不过,中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焦晓非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招投标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所以这种投标,就算中标了,也是违法的。”

焦晓非对记者表示,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的重大项目都是应该招投标的。《招投标法》根本目的就是允许一些市场竞争单位参与竞争,而近乎0元的方式,从表面上看,是牺牲了公司的利益,但事实上让人联想到它很可能捆绑性质,即通过0元中标,然后再通过其他项目赚钱。否则从正常商业角度,腾讯云是不可能0元的。这样的做法对其他的竞争对手来说,打击很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对投标结果进行关注、调查,对其非法性进行认定,而其他竞争对手对中标结果也可以进行诉讼。每经记者 蒋佩芳 王晶 每经编辑 卢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