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渴望试水理财子公司 磨合中持续推进开放
2019-09-27 09:25:4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到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再到取消QFII资金汇出比例要求等,近段时间,资管行业的开放有了诸多实质性推进。
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11条最新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四条与资产管理相关,两条直接与理财子公司相关: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出于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引导资管机构重视合规性、培育市场长期投资者等多方面考虑,推进资管业的开放是监管部门当前非常重视的工作。
从市场和机构的角度出发,外资机构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对设立或参与理财子公司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目前正在积极研究,等待进一步的细则出台。内资机构对于引进外资可能带来的价值看法较为分化,有一定期待,但出于过去经验的判断,亦有一定担忧。
当前,国内资管业尤其是银行理财正处于深度转型过程中,机构自身对于资产管理理念和技术的需求最为旺盛。比如在多家理财子公司筹备阶段,相关负责人均与部分全球知名的外资机构有过深度沟通和咨询。此外,转型的一个大前提,包括投资者投资理念在内的客观市场环境和条件的培育,监管部门也从更高层面期待外资的加入能够带来鲇鱼效应。
部分中资机构表达了对外资机构加入的担忧。从过去经验来看,外资主要是财务投资为主,并未深度参与到中国资管机构的管理上来,并且中外股东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由于文化和理念的差异,有时候会导致管理效率较低。
“如果是财务投资的角度,理财子公司并不缺资本金;如果是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的角度,参股是不是最优的途径?如果更大限度地放开,由外资主导,那可能还需要更多方面的考虑和讨论。”一位资管机构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综合来看,可能最先从外资商业银行自行设立理财子公司这一条路径突破。
磨合中持续推进开放
近年来,中国对外资开放金融业的实质进展有目共睹。根据央行行长易纲2018年4月份在博鳌论坛期间提出的“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随后在外资机构的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有了持续的、大幅度的放开。政策层面放开后,市场和机构立马有所跟进,比如去年将证券、基金等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并提出三年后不再设限,随后瑞银就增持瑞银证券,持股至51%。
如今进一步提出鼓励外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理财子公司,具体细则尚待明确。根据目前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理财子公司必须由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作为控股股东发起设立,外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其在中国境内成立的法人银行作为发起人。
截至目前,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已开业运营,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等已获批筹建。此外,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30多家银行正在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
根据相关成立公告,目前的理财子公司均为母行100%持股,不过基本上已为将来引进战略投资者留有空间。
“可行性上没什么问题,关键是银行理财的商业模式外资是否看得懂,愿不愿意入股。”一位中资银行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也有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出另外的想法,目前理财子公司由母行百分之百持股能最大程度上获得母行的支持,尤其是渠道端的支持,如果放开一定比例引入战略投资者,与母行的协同效应势必会重新考量。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角度考虑,以自身作为商业机构的直接利益出发,对所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能带来的价值自然也会有新的评估,比如相对于占据市场渠道端的大型科技公司,外资机构能带来的价值是否更大?
一位熟悉合资机构情况的人士表示,担忧的情绪主要是由于在过去的开放进程中产生的外资机构和合资机构,截至目前来看并没有经营管理得特别突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虽然少数合资公募基金有一定特色,不过他认为这与外资的加入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外资股东并未参与到实际经营管理中,只是拿分红,每年召开一次董事会听取汇报等。
“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外方股东也想参与,并一度准备换掉部分管理人员。后来发现中国的市场情况不是他们理解的那样,就还是任用了原来的管理层,后来确实做得挺好。”上述人士讲述自己曾经所在的合资机构的经历。
一位银行高管表示,他更为担心文化理念上的差异带来的效率问题,“这种差异是巨大的,磨合沟通的成本非常高,决策落地执行流程漫长。”
外资机构也同样有此考虑。比如先锋领航、富达等大型外资机构对加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即是,不参股不设立合资公司,等待政策上持股比例彻底放开,原因就是希望自己的理念能得到一以贯之的彻底执行。
单纯从财务投资的角度看,外资机构在过去参与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可谓收获颇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外资银行在本土和其他市场碰壁,但赶上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大发展,赚得盆满钵满。这也是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对参与理财子公司兴趣浓厚的原因之一。
外资能带来什么?
过去几年,资管市场的开放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变化。
一位合资保险机构CEO曾对记者讲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外股东的思路和对他的管理要求完全不一样,一开始外方股东特别稳健小心,要求不要出风险,中方股东则有明确的业绩增长要求。然而,近段时间却有反转的势头,公司经历快速增长后,外方股东越来越乐观,放得越来越开;中方则越来越谨慎,风险意识越来越强。双方都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外资机构的贡献,业内有两种观点。一些人认为中国资管市场过去取得的成绩,少数合资资管机构表现尚可,其背后并无太多外资的贡献;另一些人则认为,价值观和管理理念的渗透是个难以察觉、难以量化的过程。
金融业的开放,或许应该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去考量。长远来看,监管部门与资管机构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但短期内,各自的考虑或许并不一致。
有资深监管专家表示,外资机构虽然产品和业务不太符合中国市场的实际,但他们的合规意识、对风险的敬畏非常值得学习。过去十多年来,外资机构虽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也没有出现严重问题;反观很多中资机构,规模增速迅猛,但背后潜在较大风险。
外资机构有着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理财业务普遍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如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其理财业务从1930年左右起步,经过90余年的发展已非常成熟。
事实上,从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起源来看,最早的银行理财是由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推出的,此模式一经市场推广,中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即成为市场主流,并发展至今。
外资机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理财产品的期限长和种类丰富,这是目前转型阶段市场急需的。外资机构有的产品存续期长达数十年,产品投资范围广泛,比如共同基金除本地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外,还包括海外权益及债券市场、各种商品期货市场等;FOF基金可以投资到其他基金,从而让散户投资者以相对较低的门槛参与部分投资领域。
不过,像中资资管市场存在的产品结构复杂、底层资产不透明等问题,外资理财市场同样也存在。
一位民营公募基金总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期待明年放开后更多外资资管机构进入,相信他们能为市场带来很大变化。中国公募基金发展这么多年存在的问题大家有目共睹,整个市场环境、理念、投资者培育等亟待改善。“一些可预见的具体变化,比如ETF指数基金等被动投资将更丰富;轻资本的资管模式可能会向重资本方向发展。”(编辑:马春园)
相关阅读
- (2020-09-11)期货期权赋能玉米产业建设 产融结合守卫粮食安全
- (2020-09-11)大商所理事长冉华:提升品种功能 加强产业链体系建设
- (2020-06-08)广州农商行信用卡风险加剧 司法风险的加剧
- (2020-06-08)货基收益率连连下跌 货币基金作为存款替代品受到青睐
- (2020-06-08)“固收+”攻防录 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 (2020-06-08)LOF基金场内价格如坐过山车 属于区间震荡的走势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