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 >

高考代报志愿服务考前炒到5万 业内:没啥技术含量

2015-06-07 12:02: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5高考进入最后倒计时,此时不仅是考生,许多家长也一同进入“备战”状态。今年是北京实行考后知分填志愿的第一年,诸多考试新政愁煞了陪同赶考的父母们。北青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在京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发现今年报名咨询者较以往更火爆,即使机构要价5万,家长们仍趋之若鹜,甚至“一位难求”。这些打着“一对一”定制服务、“最佳研究机构”、金牌指导老师旗号的高考志愿咨询是否真如此神?教育咨询行业这块新兴的市场现状究竟怎样?北青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现场

志愿咨询师要价数万 号称考前已订满

记者以高三家长的名义咨询了京城的多家高考志愿咨询公司,它们中既有公司注册十余年的本地“老招牌”,又有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的新兴机构。它们提供的服务,大多有考前在线职业测评、模拟填报和知分填报、录取跟踪等项目。每家的报价参差,从几百到上万不等。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会向记者推荐本公司开发的模拟填报软件,据介绍,该软件需购买登录的账号,内有近五年各个高校的录取数据,根据排名与考生的一模二模成绩,系统可以筛出适合孩子报考的院校。“职业测试和模拟录取的账号,大多数家长都非常乐意买的,这种数据产品也最畅销。”

位于朝阳门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称,他们今年光职业测试一项,就有一万名学生参加,“有的学生是只做考前测评和系统模拟填报,有的是选择全流程的服务。”据了解,这家机构考前测评和模拟填报的报价为3000元,一对一咨询是1万元。海淀区的另一家培训机构人员称,提供的报考服务越细致,价格也就越高。尤其报志愿掌握怎样的梯度,各个学校的优势专业、就业前景这些家长关心的问题,光凭软件是不够的。

一机构的工作人员说,“很多高三家长都是去年期末甚至刚上高三就报名了。像您这么晚来的,最好是请一位报考顾问做一对一的指导。我们考后就可以联系您家孩子,还会通过聊天、问卷、在线测试形式,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兴趣性格,多次沟通后选出最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记者咨询起该机构的价格时,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公司最金牌的老师已没有名额,只有少数几个老师还有三四个报名名额,身价最贵的报名费为2万,最便宜的有9900元。“您放心,我们的机构老师都从业七八年以上,很多都是从大学毕业就在这行儿呆的。”而那些早已“满员”的金牌老师要价都得5万,“比如说吴老师他还在中学从教十余年,这样阅历丰富又了解中学学情的人,服务肯定不一样啊。”

工作人员还怂恿记者,“一分钱一分货。现在报名最划算,越往后越贵的。您得提前花钱占个坑儿。”家长选择身价越高,更有经验的报考顾问,就能获得更准确、详尽的报考信息。

记者通过各咨询机构公布的家长qq群,找到了几位高三学生的妈妈。在这三百多人的qq群里,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买了机构的“产品”。其中一位早早地就为孩子报了名的妈妈说,“没办法为了孩子,再贵也舍得花啊,拖到后面都报不上名的。”

不过也有些家长不以为然,一位高三家长跟记者聊起“咨询费看涨”却说,“那些机构是能忽悠一个是一个,好多天前就说剩30个名额,现在还是30个。”

调查

代报志愿真有那么“神”吗?

志愿咨询师“神”在哪儿? 业内人士说:“没啥技术含量。”

介绍研发的志愿咨询产品,几家咨询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表示,他们要收集近五年来的高校、考试院的数据,分析最新的高考政策,开发模拟填报系统,“我们要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官网不断收集、更新系统信息。”每个机构的职业测试和模拟填报系统,则被视作自家独门的“产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职业心理测评只作为参考。“中学生阶段的心理和性格有很多不稳定,单靠测试就认定适合做或不适合做什么,这并不合理。况且大学的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就得从事匹配的职业。”

从业多年的某咨询老师表示每年都定期去各个高校考察,收集高校专业、就业、生活的信息,甚至细致到是否有空调、食堂饭菜味道如何。“收集、分析工作十分漫长、复杂,所以咨询老师的收费会比较高。”一位不具姓名的培训机构相关人士坦言,志愿咨询老师主要是靠经验,“那没有啥技术含量。”他介绍,只有极少数从业者有相应的资质证书,而衡量咨询师的业务能力强不强,关键是要看接触的学员的多少,和他在全国游历考察时对每个高校信息的掌握程度。

北京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董老师表示,适逢今年北京高考改革,第一次考后填志愿,更细致的有偿咨询服务也随之推出,“据我了解,我们班很多学生家长报名了,这一行早已成产业了。往年也有培训机构介绍填报志愿的技巧,机构会比老师掌握更多的学校录取数据,他们还会安排巡回讲座和建qq(微信)群来揽生意,讲座都是泛泛而谈。”

中国高考志愿指导委员会是什么?

只是宣传噱头 民政部查无此机构

实地走访中,记者前后两次往返位于朝阳门内的某机构,该机构表示自己的师资团队主要在大连,目前在京设立的是业务中心,老师只能采用视频聊天形式工作。记者留意到宣传小册上它被“中国高考志愿指导委员会”授予“中国高考志愿指导理论体系突出贡献奖”,同时还被“中国中学生职业规划研究院”授予“中学生职业规划最佳研究机构”。同时在该培训机构的官网公司简介一栏,该项荣誉也赫然在列。

“中国高考志愿指导委员会、中国中学生职业规划研究院究竟是什么样的机构呢?”针对记者的疑问,该机构两位工作人员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一位解释称“委员会”和“研究院”均是行业内组织的,总部设在大连,公司的荣誉是行业认可度的体现。另一位却说“委员会”是一个国家合法注册的机构,由大连市教委认可的下属组织,在全国有20多个培训同行加入其中,是可以上网查的。看见记者一脸疑惑,他又马上改口道,“其实我们都一向不看这些头衔的。”

记者随后搜索了两个授奖机构的网站,发现两个机构都没有官方网站,也没有除该机构文稿以外的其他任何相关新闻,而在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查询系统中,这两家机构也都搜索不到。由此看来,“突出贡献奖”、“最佳研究机构”恐怕只是商家宣传的噱头。

交数万元的服务费就保上大学?

怕家长冒险另签一份协议

交数万元的服务费享受志愿咨询服务,走访的机构大多都有细致的规定,并且都需签约即付全款。那交数万元的服务费就保录取么?这些机构给出各自尺度不一的承诺。“你去问问以往的客户,我们十年来没有失过手”、“经过我们团队的一整套周密的估算,录取率不能说100%,也近99%。被录取这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记者追问如果真有落榜的1%的学生怎么办,该机构人员表示,如果是因机构环节疏忽而录不上的话,我们会全额退费,“发生那样的情况,通常是家长不听我们的建议,冒险填报的。遇到这种事儿,我们会和家长另签一份协议,明确风险和责任谁来担。”

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在每年志愿填报录取季,公司的上层往往和学校的招办“内部沟通”,同时对录取线边缘“悬着”的考生家长进行“暗示”,“关键时刻透露一句两句的,考生被录取的机会就更大了。负责考前咨询这些人员是接触不到这层面的东西的。这些环节都是由有相应资源的上层来运作的。”文/记者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