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基金发行热潮来袭 如何延续认购热情?
2019-07-24 09:19:07 来源:国际金融报
科创板基金发行热潮,来得快也去得快。
“今年二季度整体公募规模能维持不变就很不错了。”一家小型公募的市场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伴随行业日益增长的销售压力,今年公募基金产品费率打折力度不断,尤其在市场表现较为震荡的二季度。那么,实际投资者认购基金的情况究竟如何?据公募二季报数据,二季度末公募总规模为13.29万亿元,较上一季度缩水4000亿元。其中,二季度缩水规模占比较重的产品为货币基金,其余大部分产品均保持规模小幅增长。
一开始,影响投资者认购基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营销、规模和产品结构等,比如,今年大火的债券指数基金和科创板基金。但业内人士表示,影响认购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市场行情。
1
二季度非货基规模上涨
季末和年末的规模是反映基金销售的直观数据。二季度末数据显示,135家公募基金旗下产品数量达到5508只,总资产净值合计13.29万亿元,环比缩水4000亿元。具体来看,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规模均实现小幅增长,货币基金规模环比缩水5800亿元。
整体来看,二季度公募规模保持增长的共有55家,出现缩水的共有80家。其中,有22家公募总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环比增加1家;有33家公募总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环比减少2家。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大部分基金公司二季度规模缩水均与货币基金规模遭遇大额赎回有关。二季度基金规模缩水最大的是广发基金,总规模缩水503.24亿元,其中,有六成规模缩水来自货币基金。另外,总规模缩水前五的其余四家公募易方达、博时、建信、工银瑞信基金,均为货币基金缩水规模占比较大。
由于成立时间相对较早和大股东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上述大型公募在货币基金规模上有一定基数优势,相比其他中小型公募,或许更容易遭遇机构大额赎回等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规模保持增长的55家公募中,仅有6家公募总规模在千亿元以上,其中最大的是嘉实基金,规模为4759.26亿元。其余49家公募均为规模不足千亿元甚至不足百亿元的中小型公司,规模增长最高不超过120亿元。
“能在跌宕起伏、竞争激烈的二季度稳住规模,保持微弱增长,对于小公司而言实属不易。另外,二季报披露的规模数据在时间上不太适用最新的排名,全年的排名主要还是看下半年,很多公司会在下半年争取到更多产品的发行。”沪上某小型公募市场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多家中小型公募市场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反映,中小型基金公司要是能找到产品销售解决方案,规模也不会一直停滞不前,主要还是渠道销售和股东方力度支持较小。
2
科创板基金曾点燃认购热情
今年二季度,公募权益类产品和部分固收类产品规模能保持增长,主要得益于行业产品业务的不断扩增。比如,备受机构青睐的债券指数基金,以及三批科创板基金。
4月底,首批科创板基金的发行点燃了基金销售市场的火爆。据统计,首批7只科创板基金募集总规模一度突破千亿元,均在1天内完成募集。但按照限额比例配售,单只基金最终成立规模不得超过10亿元。
第一批科创板基金发行热潮还未延续太久,到了第二批科创板基金发行之际,为了维护发行市场的稳定,监管部门规定不得借媒体大肆宣传、炒作热点等。与此同时,第二批和第三批科创板基金均采用封闭式运作,除了可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外,还可以投资A股其他科技创新类公司。
由于长达3年的封闭期和市场的多项不确定性因素,科创板基金的发行热潮逐渐冷却,除博时科创主题3年仅用1天完成募集外,其余5只第三批科创板基金募集天数均超过3天,大成科创主题3年募集天数超过20天。
二季度基金成立规模方面,债券指数基金依旧占据规模优势。有业内人士认为,产品的多样性反而扰乱了众多投资者的选择,或者同类产品不同公司之间管理差别较大,导致投资者对部分公司旗下的产品没有认购信心。
苏宁金融高级研究员王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普通投资者角度而言,对科创板本身比较陌生,宣传口径也十分强调其高风险性。客户购买基金的目的还是保值增值为主,并没有那么高的风险偏好。
3
市场行情决定基金营销
前有银行渠道老大打压,后有互联网新星代销机构追赶,近几年来,公募基金渠道销售压力日益增加。但有些基金公司反其道而行,选择关闭自家公司的网络直销平台,将直销客户推向与之有合作关系的代销机构。
6月21日,中信保诚基金官网发布通知称,将于6月24日起,关闭公司网上直销开户、认购、申购及定投业务(仅网上交易),赎回业务仍正常办理。
放弃网络直销平台,转向代销平台,莫非是投资者对直销平台的认购热情不及互联网代销机构?中信保诚基金曾对媒体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客户交易行为全面线上化,在这方面,确实不是基金公司所擅长的。
“公司直销业务目前还算稳定。只是个人投资者客户的直销业务不太好做,目前整个行业里除了头部公司的电商能够引流做,大部分的都比较困难。”某中型公募市场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首先必须要明确一点的是,投资者对基金的认购热情事实上取决于对整个市场后市的预期,而不单单会因为某只基金的投资范围有所不同而有明显的偏离。”王锟表示。
从市场角度来看,王锟认为,基金认购热度下降可用行情来解释,即便是投资于存量市场的基金,公募基金发行的个数和规模也自二季度来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而新开市的科创板因市场交易规则有所不同,基金管理人的能力也很难被历史所佐证。总体而言,影响投资者认购基金的因素就是市场行情。
相关阅读
- (2020-08-03)创业板指年内领涨A股 博时创业板ETF年初以来收益达53.77%
- (2020-06-08)华夏银行携手银联发布信用卡 优惠金额不予补偿
- (2020-06-08)网贷清退加速 推动落实还需要一定时间
- (2020-06-08)违规遭罚成南京银行困局 贷款发放严重不审慎
- (2020-06-08)宝宝类理财收益率低 避免造成募集期对利率的摊薄
- (2020-06-08)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