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年后大宗交易再次回暖 私募积极介入大宗交易业务

2018-06-04 15:48: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一年前发布的减持新规,对重要股东的减持方式、数量等进行了限制,减持时间被拉长。随着限售股解禁期至,私募机构更多介入大宗交易接盘业务。

年后大宗交易再次回暖

自2017年5月减持新规发布以来,去年6月至8月,两市大宗交易成交额和成交量双双走低,至9月后又迅速回升,并在今年年后启动新一轮上涨。

记者发现,大宗交易的成交数据走势与两市净减持金额的数据变动趋同。万得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两市累计净减持金额约151.07亿元。由于财报披露敏感期导致减持额与增持额双双下滑,但4月净减持仍有30.96亿元;5月份,净减持额上升至89.82亿元。

“大小非、定增股东等特定股东减持转道大宗交易,是近期大宗交易回暖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大宗市场业内人士预计,大宗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和成交额未来会有进一步提升。

北京一家证券私募机构的合伙人表示,减持新规之后,上市公司大股东、特定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相比过去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但机构退出、个人变现等需求并没有减少。与此同时,随着资管新规等降杠杆政策持续出台,整个金融市场又信用紧缩,部分存在资金错配、资金紧张的机构股东,其减持套现的愿望更加迫切。

因此,在集中竞价减持更耗时费力的情况下,选择大宗交易,或者大宗交易与集合竞价搭配使用,是更常见的做法。“一般来说大宗交易会有不同程度的折价,但在相同的90天期限内,大宗交易能比竞价交易多减持一倍,对于持股比较多又急需套现的股东来说,这点折价率不算什么。”

私募接盘大宗交易

作为半年期定增

上述私募机构合伙人坦言,公司过去主要是做定增,更多介入大宗交易业务,也才是近一年的事。

减持新规明确规定,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该部分股份的,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持股数量的50%。也就是说,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业务的特定股东,利用竞价交易减持的时间要多延长一年以上。而如果采用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受让股份。

减持新规确实打击了部分投资者参与定增的热情。万得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A股上市公司定增的实际募资总额为2942.26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3640.19亿元,同比下降约两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私募机构继续参与定增,意味着到期退出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于是转而以接盘大宗交易的方式替代定增。“大宗交易跟定增一样也有折价,而且减持新规后折价率更高了,我们现在就把它当做半年期定增来做,设计发行6个月的定增产品,到期后再择机卖出。”该私募机构合伙人介绍,“我们不是什么票都接,也要看公司的基本面和最近的市场行情。”

不过据券商人士透露,有一些做大宗交易接盘的私募,会跟减持股东谈一个比较好的价格,或者直接找减持股东保底,也就是市场上所谓的“买断式”大宗交易和“兜底式”大宗交易。据了解,“买断式”大宗交易不挑股票,但接盘价格比较低;而“兜底式”大宗交易则会要求减持方承诺兜底收益,在评估对方兜底能力后才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