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分红套利遭严格监管 分红总额同比降超六成
2017-12-26 11:45:3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22日,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下发了一则关于基金分红的《机构监管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对部分基金公司在分红中存在的不当现象进行了批评,这其中,主要即指向利用基金分红避税问题。
早在今年上半年,监管层加强基金分红管理的消息已经传出,而今终于正式落定。这一监管动作带来的效果也已经有所显现,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不到去年全年的四成,足见分红缩水幅度之猛。
可以预期,严监管之下,利用基金分红避税的灰色地带将逐渐消失。
借分红套利遭严格监管
基金分红中的不规范现象,将受到严格监管。
12月22日发布的通报指出,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于近期组织相关证监局对4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4家公司分红信息管控不当,致部分机构客户在分红公告日前大额申购、权益登记日后大额赎回,快进快出,利用基金分红不当避税,同时也对基金投资行为造成了扰动。
对此,证监会依照相关法规,对4家公司采取责令整改、整改期间(3-6个月)暂停受理及审核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申请的行政监管措施,对公司直接责任人员、分管高管、总经理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事实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今年以来监管层对基金分红管理一直较为严格,尤其对利用分红避税的现象十分关注。
早在今年5月,即有沪上公募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期监管层传来口头指导称不能随意进行分红,传递出了监管层对基金分红强化监管的讯息。而一个月之前,相关公司因分红处理不当而遭处罚的消息也在圈内传出。
对于此次被处罚的4家公司,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中3家来自上海,1家来自深圳,其中包含成立以来分红总额超过百亿元以上的公募基金公司,分红总额在业内排名靠前。
此次4家公司存在的分红不当现象,主要指向利用分红避税问题。通报提到,相关公司分红信息管控薄弱,个别从业人员甚至协助机构客户利用分红开展避税,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寻找具有避税需求的机构客户并主动告知避税方法,在基金分红方案确定后提前泄露分红信息。
另外,相关公司在实施基金分红过程中,未从保护存量持有人利益角度审慎办理基金大额申赎业务,大额资金的短期进出影响了基金正常运作,甚至导致基金投资比例不符合基金合同约定。
可以看到虽然上述不同公司不合规情况不一,但均与分红避税存在关系,而利用分红避税在公募行业中一直是半公开的“套路”。如若机构资金是以避税为目的投资基金,分红期一过便迅速赎回,将导致基金规模大涨大落,改变基金仓位比例,进而影响投资的正常运作。
不过,由于利用分红避税的操作在此前并无禁令,因此许多机构会在年末选择以此方式进行避税。而基金公司方面为了冲规模以及跟机构等大资金合作,也往往会选在季末或年末进行一些大比例分红,并以此作为营销点吸引客户。
此次处罚4家公司的消息发出后,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基金研究人士王群航(博客,微博)认为,近一两年来,泄密并拉资金参与分红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多、越来越公开化,一年一度的分红高潮季节即将到来,在这个十分敏感的时间节点上,及时加强对于原持有人利益的保护非常重要,分红的监管措施出台非常及时。
但亦有个别人士认为,快进快出难以定义,对其它投资人是否确实有利益损害也需具体考量。
分红总额同比降超六成
严监管口径之下,今年分红总额已经明显下滑。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来全市场基金分红总额为718.71亿元,仅为2016年全年2106.7亿元的34%,同比下降超过六成,可谓大幅缩水。
从分红次数来看,2016年842只基金(分份额统计,下同)累计分红1474次,而2017年1160只基金累计分红1993次,可见2017年基金虽然分红次数较多,但分红额度却远不如2016年,说明平均分红金额也较少。
具体而言,今年分红总额在10亿以上的基金共有8只,分别是兴全趋势投资、工银瑞信丰淳、银华交易货币B、汇丰晋信龙腾(540002,基金吧)、博时主题、银华交易货币A、中欧价值发现A以及招商招盛A。其中,兴全趋势投资和工银瑞信丰淳两只基金分红总额在20亿以上,分红金额分别为28.62亿元和22.19亿元,不过前者只分红了1次,而后者今年共分红了11次。
从单只基金年度分红总额来看,今年分红的情况确实远不如去年。2016年分红总额在10亿元以上的基金共有55只,20亿以上的有18只,30亿以上的有7只。此外,去年的分红王同样是兴全趋势投资,但其去年分红总额达到58.42亿元,是今年的2倍以上。
若从单家基金公司来看,工银瑞信基金分红总额最高,截至12月25日,该公司年内共有16只基金分红,累计分红超过54亿元。此外,兴全基金、国泰基金、博时基金、中银基金等年内分红总额均在30亿以上。
对此,沪上一位公募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为今年很早就传出了监管层对分红严格监管的消息,所以年内基金分红总额下降非常明显。但本身今年基金赚钱效应也比较好,基金经理对市场比较看好的情况下不会高频率地分红。”本报记者 李洁雪 深圳报道本报记者 李洁雪 深圳报道
相关阅读
- (2020-08-03)创业板指年内领涨A股 博时创业板ETF年初以来收益达53.77%
- (2020-06-08)华夏银行携手银联发布信用卡 优惠金额不予补偿
- (2020-06-08)网贷清退加速 推动落实还需要一定时间
- (2020-06-08)违规遭罚成南京银行困局 贷款发放严重不审慎
- (2020-06-08)宝宝类理财收益率低 避免造成募集期对利率的摊薄
- (2020-06-08)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