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或退出历史舞台 四类基金动向值得关注
2017-02-27 10:39:07 来源:中国基金报
据记者梳理了近期政策变化对保本基金、货币基金、定增基金、可转债基金的影响,其中有部分政策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落地,希望投资者在布局这类基金前,密切关注新动向。
保本基金或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一度引起市场追捧的保本基金,或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监管层日前发布了《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要求存续保本基金到期后,应当调整产品保障机制,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不符合的应转为其他类型的基金或予以清算。目前看已出现运作到期的保本基金陆续选择清算或者转型,可能这类品种将逐渐退出舞台。
保本基金,顾名思义是可以“保本”的基金,通常采取CPPI、OBPI、TIPP等保险策略,引入担保机构等方式实现“保本”,在每一次市场调整时,保本基金成了避险圣地。数据显示,目前保本基金大概有150只,合计规模达到3200亿,可以一窥市场对这类产品的追捧力度。
据记者统计,目前虽然有些保本基金净值跌破1元“保本线”,但都仍在存续期内,保本基金仍按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运作。而且,截至目前也未出现保本基金到期不保本的情况。实际上关于保本基金早在去年就有类似监管思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就没有新的保本基金成立。
从存续保本基金的保本周期到期时间分布看,2017年到期的有30多只,2018年到期的多达70余只,其余则全部在2019年到期。在到期之后,这些基金将面临转型或者清盘。
值得注意的是,转为“避险策略基金”或难以成行,有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净资产上限以及买断担保两个规定限制了避险策略基金发展空间。
目前到期的几只保本基金均选择清算,而基金合同终止公告称:“基金管理人未能找到其他适合的担保机构,故本基金不再满足保本基金存续条件,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本基金将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因此,保本基金的持有者,可以密切关注你所持有的基金动向,后续或有更多基金会有新的动作。
定增基金或受影响
在2015年和2016年获得较大发展的定增基金,遭遇再融资新规也可能出现改变。
近期监管层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其中明确要求,统一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日首日,推行主板定增项目市场化定价机制。而定价基准日变更主要影响了定增“折扣”水平,而“折扣”是以往定增收益中最重要因素,也有人士直言定增投资的“折价套利时代”或许即将结束。
如何理解“折价套利时代”或结束?一般参与定增的重要收益率来源之一就是“折价”,而折价是指上市公司定增股票的发行价格通常会低于市场价格,参与定增就相当于“打折”买股票,过去往往折扣在10%~30%都有,也就是说有一个“安全垫”,市场下跌会更抗跌,市场上涨也收益更大。
不过目前来看对定增基金影响并不大,一是去年以来折价率就已经收窄很多,比如创业板定增“折扣价”从一季度10%左右下滑到1%不到。二是有市场人士预测目前存量项目或发行至2017年四季度。但是中长期,新规仍然影响巨大,一方面再融资市场规模可能会小幅收缩,第二是参与再融资需要更强的投资管理能力,因此投资者更需要谨慎筛选品种。
根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44只定增基金成立(各类型分开算),总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陆续还有定增基金正在发行。这44只定增基金中,今年公布业绩的产品达到37只,截至2月24日,今年以来算术平均收益率为1.036%,表现尚可。去年纳入统计的5只定增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8.86%。
业内人士表示,再融资新规可能对定增基金的运作有些影响。不少定增基金经理表示,未来定增基金更多关注上市公司自身价值、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挖掘出新的投资策略。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未来选择定增基金的核心是选优秀的基金经理和强悍的投研团队基金公司的品种。
还有人士表示,若定增基金以后“主题性”不明确,实际上定增基金与其他基金差别不大,具体可以随时关注基金公告及季度报告。
货币基金或有小波及
业内传出不少监管动向,其中有一些对货币基金或许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值得关注。
市场聚焦的主要是两点,一是“货币基金风险准备金的200倍为管理规模上限,超过的不再新批摊余成本法计量的货币基金”;二是“货币基金根据前十大持有人的客户集中度分类限制组合剩余期限,大致要求是十大持有人占比为80%时,对应剩余期限为30天,50%对应60天,20%对应90天”。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第二个动向影响更大。
为什么这么说?其一是因为货币基金是近两年规模增长的利器,不少货币基金机构占比较高。过去投资者在选择货币基金时,往往需要观察的是规模大小、业绩表现、流动性管理能力等,选择货币基金之前就最好看清楚机构投资者占比,最好选择机构占比偏低的一些品种。
其二是按照前十大持有人的客户集中度分类限制组合剩余期限,也可能对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有点影响。以2016年半年报数据来看,446只货币基金(A、B类分开统计)中,有270只基金的机构占比超过20%,其中,占比超过50%的有222只,占比80%以上的有194只。按照要求是十大持有人占比为80%对应30天,50%对应60天,20%对应90天,这样,不少货币基金都需要降低久期,这可能对业绩产生影响。
投资者还需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市场基本将货币基金视为“存款替代品”,但其实这类品种也有风险。且不说去年底的货币基金流动性危机,仅是2013年6月份的“钱荒”,整个公募货币基金遭到了较大规模赎回,还出现有些货币基金万份收益几乎为零的情况。2006年也出现过一些小型货基出现资金无法腾挪濒临限制赎回情况。海外也出现过这类情况。目前新动向也体现了监管层对这一流动性风险的重视,投资者也最好注意选择流动性管理能力较强的货币基金。
数据显示,目前货币基金收益率有所上升,2月24日的算式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在3.4%左右水平,处于一个小高潮,值得关注。
可转债基金或迎来机会
可转债一直是个“小众”品种,但因为再融资新规,可转债有可能会迎来一个“春天”。
再融资新规对定增基金或有些影响,但可能对可转债市场利好。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张亚辉就表示,再融资新规的出台明确表示可转债并不受新规的诸多条款限制,这也让可转债市场或迎来长期的利好。
张亚辉表示,可转债本身相对于增发等再融资方式就具有发行成本更低的优势,此次新规出炉让其他再融资渠道受到更多的规范性限制,会使得更多资质优秀的上市公司选择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进行再融资,从而增加目前市场上相对有限的可转债标的池,增加可转债市场的流动性。但他也强调具体情况依旧需要观察验证。
“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多数情况下都是质地优秀的公司,这一定程度上使得可转债的安全性更高,”张亚辉表示,“同时,由于可转债本身具有进可获取超额收益,退可债券属性防守的优势,在2017年整体A股市场走势并不明朗的前提下,可转债的配置优势也进一步凸显。”
借助可转债基金也是参与可转债市场投资的方式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大概有30只可转债基金(各类型分开算),也分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增强指数债基等。截至2月24日,据可统计数据的29只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率为0.55%,22只可转债基金是正收益。而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可转债基金的算术平均平均收益率为75.33%、-8.39%、-15.05%,波动较大。
从筛选角度看,若近期转债市场迎来扩容,市场整体溢价有望收窄,从长期看可转债基金或许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但重点还是寻找管理能力较强的基金公司旗下品种,有一定投资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可转债指数基金。
相关阅读
- (2020-08-03)创业板指年内领涨A股 博时创业板ETF年初以来收益达53.77%
- (2020-06-08)华夏银行携手银联发布信用卡 优惠金额不予补偿
- (2020-06-08)网贷清退加速 推动落实还需要一定时间
- (2020-06-08)违规遭罚成南京银行困局 贷款发放严重不审慎
- (2020-06-08)宝宝类理财收益率低 避免造成募集期对利率的摊薄
- (2020-06-08)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