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债券基金谋求转型 信用债基金纷纷“逃离”

2016-10-10 10:44:1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第三季度,债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债重回牛市,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虽然之前违约事件频发,或多或少影响了信用债的市场表现,但丝毫没有影响其在三季度的火爆程度。其实,债市的走强并不表示就是无风险收益,部分公募基金就已在开始调整债券配置策略寻求“转型”,以求规避相关信用风险。不难看出,市场对信用债存在的长期风险表示出了担忧。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趁势“转型”的信用债基金都有哪些?它们这样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这些基金此前的表现到底怎么样?在不得不防的风险和不得不配置的信用债之间,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又有怎样的投资策略呢?今天理财不二牛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近段时间,债市的走牛让信用债又重回公众视野,市场对其反应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整个第三季度几乎被信用债牛市所贯穿,耀眼的表现让人一时忘记了此前密集违约事件造成的阴影;另一方面,作为配置信用债最广泛的机构代表之一,公募基金却又在暗中悄然“撤离”,对于四季度及明年年初信用债风险的担忧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那么,市场上趁势“转型”的信用债基金都有哪些?公募基金逃离信用债的大幕真的要拉开了吗?

信用债风险危中寻机

.第三季度债市,尤其是信用债的回暖甚至走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某大型公募基金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受央行层面加大流动性释放力度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明显,甚至一度创下近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近期信用债的整体信用利差也在进一步下行,当前各期限等级信用利差基本已收窄,甚至低于上半年的最低水平。

其实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虽然此前违约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债的市场情绪,但凭借三季度的这轮牛市,信用债可以说不仅收复了二季度的失地,还成为整个债券市场“牛回头”的上涨先锋。

理财不二牛注意到,尽管数字看起来还算漂亮,但仍然难掩市场对信用债长期风险的担忧。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部分公募基金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债券配置策略,减少对低评级信用债券的持仓,转向其他高等级信用债甚至利率债,以求规避相关信用风险。

来自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的数据显示,如果将招募说明书中投资范围明确阐述“信用债投资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债券投资40%”的基金认定为信用债基,那么9月初市场上信用债基平均企业债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为53.96%,和第一季度的61.68%相比,仓位已经降低了6.52个百分点。

信用债基金纷纷“逃离”

最近,华泰柏瑞基金公司接连公布了旗下三只基金召开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公告,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就是调整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业绩比较基准。

理财不二牛翻阅这几则公告后发现,华泰柏瑞丰盛纯债基金在其基金投资组合中拟删去“其中投资于信用债券的资产占基金债券资产的比例合计不低于50%”,当然信用债券投资策略部分也将随之删除。另一只季季红债基也拟删去合同中“对信用债券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债券资产的80%”的部分,同时新增了“国债期货、同业存单”的投资。除此之外,华泰柏瑞稳健收益债基也拟删除和信用债有关的所有表述。

由此可见,如果新合同生效,华泰旗下的两只信用债基将“转型”为纯债基金,而季季红债券虽不涉及“转型”,但在信用债方面的投资或许也将不再过多涉及了。

事实上,除了华泰近期的密集“撤离”,此前也有多只信用债基金选择了主动转型。例如今年2月汇添富信用债基金转型为汇添富6月红添利定期开放债基,更早的金鹰元泰精选信用债基直接转型成了一只混合型基金等,不一而足。另外,还有信用债基因规模太小而被迫清盘。去年年底国联安旗下的国联安中债信用债指数增强型发起式基金就触发了合同终止条款,彼时该基金规模仅有0.34亿元。

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指出,这些基金管理人试图修订基金合同、变更信用债基投资范围的原因,或许是对近期信用债市场的持续较悲观预期,同时也出于遵守基金合同的需要,“从根本上回避违约风险”。

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当真如此呢?理财不二牛找到了上述几家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详解“逃离”背后

2014年“11超日债”未按期付息,开了债券市场信用债违约的先河,到了2015年,情况出现了进一步恶化。央行不久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中提到,2015年公司债、企业债和债务融资工具共有18起违约事件,和2014年相比大幅上升。

当年5月,金鹰元泰精选信用债债基正式转型为金鹰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这只“新”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取代了之前“对固收类资产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80%、其中对信用债券投资比例不低于固定收益类资产80%”的相关规定。

在违约频发的当口进行转型,很难让人不往规避风险的方向进行联想。不过,一位金鹰基金内部人士告诉理财不二牛,该基金转型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正好有一波打新的机会,所以我们就转了,其实和信用债本身的关系倒没有那么大”。

今年2月,汇添富信用债基金正式转型为定开债基金。在此之前刚刚爆发了境内首单违约的超短融债——山水水泥,另一家国企中钢股份也在彼时第二次推迟偿债。其是否被这波来势汹汹的债市违约潮“吓退”?理财不二牛多次联系汇添富,但公司并未就此做出回应。

到了近期华泰的“打包撤离”,个中原因或许更加明朗。华泰柏瑞在给理财不二牛的官方回复中称,这样做是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合同修改后,基金投资范围更广,操作上更加灵活。其还表示“我们会严格评估信用风险,密切关注违约风险,争取通过严格的信评体系系统性地规避信用风险”。

对此,华夏债券基金经理魏镇江告诉理财不二牛,信用债违约风险确实在逐步增加,因此“投资时相对看好确定性强的利率债、城投债和高信用等级债券”,努力保持组合良好的流动性,密切关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及风险暴露后的波段操作机会。

招商基金经理刘万峰也对理财不二牛表示,今年以来信用利差经历了先上后下的过程,先是受到一系列信用违约事件冲击,信用利差在4月份达到高点,之后在资金的持续配置压力下利差持续下行,目前信用利差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在目前市场环境追求信用下沉以获得更高的静态收益率可能没有较好的风险收益比,未来定开债可能会是热点。”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基金经理对信用债的保守与谨慎。

信用债基表现呈两极分化

虽然潜在风险是公募基金“逃离”信用债的直接原因,不过这些转型的债基此前的表现怎么样?理财不二牛给大家做了一个梳理(详见表格).

从表格中可看出,金鹰灵活配置转型前的表现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为了“打新机会”转型成混合型基金后又恰逢市场下跌,净值受到较大影响。汇添富6月红定开债转型前表现可谓惨淡,今年转型后的净值增长远超1.63%的行业平均水平。

再来看看新合同还未生效的华泰旗下三只债基,华泰柏瑞丰盛纯债、华泰柏瑞季季红债券和华泰柏瑞稳健收益今年以来回报率分别为1.76%、1.27%和1.09%,成立以来回报率分别为22.42%、22.84%和29.50%。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这三只基金的业绩表现均位于行业后三分之一。今年以来开放式债基的平均收益率为1.85%,这三只基金都没有达到,可以说表现并不理想,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业绩提升的空间都还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转型”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看得更加全面透彻,理财不二牛对市面上94只信用债基表现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统计(A份额和C份额分开统计)。开放式债基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847%,信用债基超过平均水平数量为76只;近一年来平均收益率为5.0193%,信用债基超过平均水平数量为58只;近三年来平均收益率为30.9244%,信用债基超过平均水平数量为24只。从统计结果来看,信用债基金在短期内的整体业绩还是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短跑型”选手的特征突出,不过中长期表现就略为堪忧了。

另外,其作为债券基金,业绩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举个例子,博时信用债A近一年回报达14.85%,近三年回报甚至超过100%达114.89%,已经比不少混合型甚至偏股型基金的收益率还要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安达信用主题轮动A,今年以来回报率为-14.22%,近一年来的数值为-13.77%,亏损幅度超过10%的债基并不多见,这下跌幅度都快赶上股基了,这样的情况在信用债基里比比皆是。

一家沪上中型基金公司固收部门人士对理财不二牛表示,信用债高低等级利差分化是趋势。“在去产能的重要一年,各种信用事件爆出,信用利差的分化是大概率趋势。”这也是信用债基业绩呈现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信用债更像一场豪赌。正如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表示,现在去配置信用债的人,“肯定都是抱着一些投机心态,觉得现在还能通过杠杆去挣一些钱”,但现在难度越来越大、利率继续往下走的空间也有限,所以还是要谨慎一些。至于投资者应该怎么看待当下的信用债基,王群航明确表示“提示风险,不再推荐,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