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欧洲时报:上海出租车改革“吃螃蟹” 给法国启发

2015-06-03 16:1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 刘彦君摄

视频:交通运输部:出租车改革方案初稿已经完成 来源:上海东方高清

中新网6月3日电 6月1日,由上海市政府做“红娘”,促成沪上四大出租车公司与中国最大的手机软件线上叫车公司——滴滴公司的战略合作,正式上线运营。法国《欧洲时报》3日刊文称,由于这是第三方打车软件公司第一次与官方正式合作,此举使上海迈出了中国出租车改革的关键一步。

文章摘编如下:

上海出租车改革的亮点,是政府面对新经济的兴起,面对利益各方的不同诉求,面对市场规律与民众期待,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堪称是一项敢“吃螃蟹”而获得成功的改革。而其参照意义,则不仅限于中国其他省市,欧洲大城市治理此难题,也可从中受到启发。

众所周知,免费打车软件的兴起,在满足市场需求,方便了民众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也因其缺乏规范,鱼龙混杂,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有些明显“不正当的竞争”,急需政府出面予以矫正,以期建立更加公平的游戏规则。

但面对“不规范”冲击市场,政府最简单的角色定位就是“禁止”。这是德国、法国都“禁止”美国打车软件“UBER”的立场。但上海交通委这次的“出手”,显然要技高一筹。它的主要着力点,是力争为双方搭建优质技术与服务平台,并通过平台的透明度来剔除“不规范”,从而实现竞争双方的双赢局面,也就实现了政府、行业、百姓的三赢。这正是改革上路即赢得各方认可的关键。

据介绍,平台正式运营后,将重点解决司机和车辆身份识别、车辆运行信息传送等问题。平台一方面解决车辆和驾驶员身份识别问题,帮助及时剔除“黑车”和“克隆车”。

另一方面,平台将帮助实现车辆运营状态识别,以自动显示手段避免供需误会,从而提高车辆运营效率与安全性。另外,目前上海监管部门还与“滴滴快的”公司继续探讨“专车合法化”运营机制,使改革获得更大延展。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主导下竞争双方的联手,必然在价格上形成谅解,使恶性竞争变为良性竞争。

可以说,欧洲政府由于缺乏这种思维,其出租车改革正进入胶着状态——进入政府禁而不止,打车软件在地下蓬勃发展的怪圈。

当然,一项成功改革的参照意义,不仅限于“朝”,也必然要涉及“野”。传统行业不思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如果固守利益藩篱,视一切新事物为敌,则不可能成为一项改革的赢家。

比如巴黎出租车,以价格高、服务差著称。这一行业形同垄断,拒绝一切形式的竞争。对于任何改革,动辄以堵路、蜗牛行动相要挟。出租车招手不停,乘客只有去出租车站才能排队打到车,这种服务,何其落后与无视民众疾苦?又与巴黎国际第一旅游都市的身份多么不符?不改不足以平民愤。

改革可以举一反三,因为改革成功与否,背后都是文化支撑。法国盛行斗争文化,劳资关系紧张、竞争各方对抗严重,必然不利改革。法国人必须放弃所谓“既得利益不能动”的观念,谋求与竞争者的共赢,懂得行业保护是没有未来的这个简单道理。

法国出租车司机应该知道,在他们封堵道路的同时,打车软件正在灰色地带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使用广泛。

当然,即使改革路上,朝野都在恶性循环,改革责任与成功的钥匙,仍然掌握在政府一方。政府交通部门,完全可以从上海改革得到启发,因地制宜,从打造各方受益的服务与技术平台做起。一个行业改革的突破,将给法国多项改革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