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抓燃料消耗 现代汽车首领地方罚单
2014-10-25 11:47:58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为冲刺6.9升红线,五部委打出重拳。10月16日,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车企开出5项惩罚措施,惩罚力度前所未有。

  “这实际上就是催促车企要尽快采取措施,力争明年完成6.9升的目标任务。”10月2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处长佘伟珍在“节能技术及推广研讨会”上表示,该《通知》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启动,并征求了汽车行业内的意见,多数车企对管理措施表示赞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也在该研讨会上透露,“现在国家能源部门正在研究将节油考核与汽车总量控制相挂钩,未来如果车企的汽车产品能节油20%,就可以在数量上多生产20%,如果节油考核不过关,就以减少汽车生产为代价”。

  事实上,除了油耗上的达标要求,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让一些深受其害的地方环保部门,加大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力度。就在五部委发出《通知》的同一天,现代汽车因新胜达尾气排放超标,而被北京市环保局没收了千万元收入,成为因汽车尾气问题而遭受处罚的第一家车企。

  现在,汽车企业正因油耗排放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哥本哈根”压力

  6.9升红线是我国为完成“哥本哈根承诺”而定。根据哥本哈根协议,201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55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递交了各自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其中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这个目标在发展中国家里排名第二,仅次于马尔代夫的“100%”。

  为实现承诺,包括工信部在内的相关政府部委面临巨大压力。截至目前,已有多家调查机构公布,汽车尾气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碳排放量,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其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特别提出,“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

  为实现该目标,2013年3月,工信部会同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并从2013年9月开始,对外通报中国境内乘用车企业的油耗实际值和达标值情况。

  不过,这一做法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并没有迅速降低汽车产品的碳排放量。根据9月25日,工信部官网公布的《关于2013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显示,2013年,我国境内111家乘用车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7.33升/百公里,仅比2012年下半年83家乘用车企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减少了0.09升,若按此速度发展,工信部担心到2015年6.9L的油耗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五部委

上一篇:油耗管理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关键
下一篇:14亿投资“A车站” 陈虹要玩汽修维修连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