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频道5月14日电(洪轩) “5·12国际护士节”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晨和急诊科男护士王博做客由新华社北京分社和北京市医管局联合举办的“2015北京护理文化周”系列访谈,与网民在线交流。
超60%病人系神经重症患者亟需身心护理
谈到医院方便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举措,王晨介绍,天坛医院临床护理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60%以上的病人都是神经重症患者,其中大多数均需卧床、用呼吸机,都存在身心两方面护理需求。为此,医院给每个病房都配备了几名由医院“买单”的护工,由他们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既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也有利于规范病房秩序。此外,医院实行弹性探视机制,除查房时间,家属可随时探视。
“天坛医院护理队伍有非常好的传统,在管理上也有很多创新。”王晨表示,天坛医院很早就实行了护理队伍垂直管理,由护理部到科护士长到站护士长再到护士,从人员安排、薪酬分配、岗位设置以及晋升和考核,全方位实行垂直管理。
王晨介绍,医院信息系统建得较早,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内网系统。护士人手一台PDA(掌上电脑),执行护理措施前均须先扫描病人佩戴的腕带进行相关事项确认,以防差错;对每位病人的所有护理操作都有不可修改的准确记录。他还透露,天坛医院正尝试进行院内信息系统与急救车信息系统互通。
“我们谈一切的学问、一切的临床科室,对象一定是患者,一定要把我们所有的质量管理体现在患者的身上,让患者受益。”王晨说。
急诊科护士王博:男儿也有“提灯”之志
开创护理事业的女护士弗洛伦萨•南丁格尔,因在战争期间每晚手执风灯巡视伤病员而被亲切地称为“提灯女神”。
已从事10年临床护理工作的天坛医院急诊科护士王博也有“提灯”之志,只不过,他是一名男士。王博回忆说,自己刚分到急诊科时无比兴奋,觉得急诊科是医院技术最全面的科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很好的起点。同时他暗下决心:“作为屈指可数的男护士,一定要干出样儿来!”
从此,王博一项一项地苦练护理技术。比如扎针,他反复琢磨、练习绷皮、进针角度和速度,并在扎针时通过诚恳的语言和微笑让患者放松。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王博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扎针技艺,被患者们亲切地称为“王一针”。
访谈中提及医患纠纷,王博表示,患者或家属因为患病急躁情有可原,而自己作为救死扶伤的天使,不能把情绪带到工作当中。
如今,王博已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变成“王一针”,性格也从内向变成外向。他坦言:“抢救在急诊室随时上演,大家都管我们叫‘急诊的特种兵’。在急诊岗位上常要面对生离死别,能为病人和家属做些事情,我心里就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我感觉这个职业非常神圣!”
院长王晨:新院2017年全面试运行
说到护士工作、生活状态,王晨表示,自己作为院长和一名医生,特别关注护士群体。护士在给患者提供身心两方面护理的同时,自己也承受着这两方面的压力,像王博这个年龄的护士,每年要上一百多个夜班。急诊护士、ICU护士、手术室护士等,都有很大的职业压力。天坛医院有两千多名职工,其中护士有一千多名,医院从薪酬、职称等各方面对护士给予关心和认可。“护士太辛苦了!”
王晨透露,按照天坛公园周边搬迁计划,天坛医院新院建设正在进行,预计2017年全面试运行。新院位于丰台花乡,面积是目前院址面积的四倍,设施先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