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朋友圈不晒美食,都晒起诈骗短信了。”随着时代的进步,骗子们的诈骗短信也从以往人们熟悉的领社保、退税等手法转变成送福利、看照片,因此类诈骗手法的迷惑性较高,不少人都险些上当。
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诈骗短信,警方介绍,短信诈骗手法推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骗你的钱。“如果短信里含不明链接,千万不要轻易点击。”民警提醒,戳穿骗局“一招鲜”,“坚持一个原则,不要泄露自己的账户信息,不要给不明账户汇钱。”(宁德新闻网综合编辑)
“最近朋友圈不晒美食,都晒起诈骗短信了。”近日,宁德市民小黄告诉记者,其和不少好友都收到形式各异的诈骗短信,而诈骗短信也从以往人们熟悉的领社保、退税等手法转变成送福利、看照片。“骗子们玩了不少新花样,我身边有不少人都险些上当了。”对此,记者从警方了解到,近期短信诈骗案频繁发生,不法分子不断变换诈骗手法,迷惑性较高,就此,警方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切莫上当被骗。
短信诈骗瞄准“家长”
“XX家长,您孩子近期在校情况,请点击以下链接激活查看。”近日,市民叶先生收到一条这样的短信,令其哭笑不得的是,其还未成婚,哪来的孩子。显然,这是条诈骗短信,但令叶先生疑惑的是,这条短信准确地写出其名字,“如果真的有孩子,估计就点进去看了。”
因尚未育子,叶先生幸运地躲过一劫,但其同事高女士在同样收到这条短信后,却一时轻信,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地址,“点进去后,发现要安装一个软件,还好当时手机安全软件提醒是危险软件,不然就糟糕了。”高女士告诉记者,事后其上网搜索发现有些群众因安装了这种软件,结果手机中了木马病毒,银行卡信息被泄露,卡内余额遭盗刷。“现在想起来还挺后怕,利用孩子诈骗家长,实在可恶!”高女士说。
冒充银行客服号“送福利”
“尊敬的客户:您使用我行账户已满5000积分可兑换5%的现金,请登录手机网ccbdcn.com查询兑换,逾期失效。”看到银行客服号码发来一条如此短信,相信不少人会“砰然心动”,因发来短信的号码正是“955”开头的银行统一客服号,并且跟此前接收的所有正规收支款项的通知短信都连在一起。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官方”短信,仍然是个陷阱。
据福鼎警方介绍,如果市民一旦点开短信中网址后,手机页面自动跳转到一个手机银行的网站上。网站做得以假乱真,受害者按照网站的提示需要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和取款密码等个人信息,等填完以后,受害者随即就收到卡内消费支出的信息。据警方透露,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法设备可侵占各种正规电话号码并且利用该渠道发送短信,让受害者通过此类短信登到设定的网址中,从而取得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及密码。但民警表示,链接里的银行网址与官方网址都是有些许差别的,市民如加强防范,便能发现,避免上当。
链接“看照片”可能“中毒”
“你有好友在微盘中上传了你的照片,进去看看吧!”近日,市民林女士收到这样短信后,一时好奇,便点击链接查看,“点开链接后,页面提示需要输入QQ号和密码,我就按照提示输入了一遍,但是打开页面后,并没有显示我的照片,照片里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林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上当了。她立即重新登录自己的QQ,结果发现QQ果然登录不了。随后,林女士立即进行QQ账号申诉,这才避免QQ号被盗。警方表示,这种短信正是利用市民猎奇心理,引诱其点开链接,而链接地址隐藏有木马程序,一旦点开,手机上绑定的各种账户和密码就会被盗,同时不法分子也会利用受害人手机通讯录,冒用熟人名义进行诈骗。
警方:戳穿骗局“一招鲜”
对于形形色色的诈骗短信,日前,记者咨询了“96110”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据民警介绍,短信诈骗手法推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骗你的钱。“如果短信里含不明链接,千万不要轻易点击。”
“坚持一个原则,不要泄露自己的账户信息,不要给不明账户汇钱。”民警提醒,戳穿骗局“一招鲜”,只要看好自己的钱包,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就能避免落入不法分子圈套。同时,民警提醒市民最好要在智能手机中安装安全杀毒软件,做好必要安全防范。如果真的点击不明链接,要及时做好补救,比如向通讯录好友发出预警通报,尽快刷机以防手机中毒,如手机上有支付宝、银行卡等关联软件,要立即更改密码,避免进一步损失发生。(记者 夏岩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