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性寺由恒善堂发展而来,座落于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明性寺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一九零一年),南北长九十一米,东西宽五十米,占地四千五百五十平方米。全寺六层佛殿六十三间,各层佛殿居中殿门均是圆形拱门。全寺依山势层层而高,每层有卵石甬路与石阶相连。六层佛殿建筑在同一个中轴线上。内供观世音佛、释迦佛、太上老君、真武大帝、关帝圣君、张恒候及十大名医等像。早时香火旺盛、每值农历三月三日庙会之际,一般善男信女由百里之外皆来瞻拜神灵,祈求福运。明性寺至今百年有余,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但庙堂建筑幸得留存,其精美的古代文化艺术,在辽西同类古迹中实属珍品。整个建筑多为灰砖、瓦结构,灰塑图案纹饰高雅,砖雕图案十分精美,建筑布局规整,设计严密,宏伟壮观,反映了晚清时代建筑风格。由于时代变迁,明性寺六层佛殿现存五层半。明性寺是儒、释、道三教归一之所。
明性寺门前有石旗杆两根。石狮子一对。东侧石狮子右前脚踩一个石球,西侧石狮子左脚踩着一个小石狮子,两只狮子分别蹲立在两个石礅之上。
第一层建筑——山门佛殿。山门有三座,中门居大,偏门较小。居中山门房为硬山式三间,门首上书“明性寺”三个大字。门外两侧有石鼓,石鼓后两个小石狮子蹲立在前门两侧。明门是大门通道,通道殿内两侧为四大天王护佑,两个次间临街开八角形窗,过道留门。
第二层建筑——牌楼和钟鼓楼。山门里四米处有一座水泥牌楼,三门重楼式。牌楼顶部正中有“琅寰仙境”建于中华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是东北较早使用水泥的范例。东侧钟楼悬挂八挂铁钟,铁钟上有铭文:“直隶省朝阳府城东南缸窑岭明性寺 敬铸铁钟一口 重一千余斤”光绪三十二年菊月(一九零六年十月)。西侧为鼓楼,式样同东侧钟楼互为对称。
第三层建筑——二层佛殿。门洞间是大式大木歇山式重楼,半回圆形过道拱门,拱砖外磨砖凸凹数层,有花纹图案。在这层建筑的顶部还有一个呈方形的平台,台上再起一阁,砖雕上刻着“天马祝寿云龙图”和“松鹤延年”的图案,阁内还供有岳飞等人塑像,十分逼真。
第四层建筑——三层佛殿。门洞是方形平顶建筑,圆拱门两侧有石阶可登上门洞顶端。在门洞顶端竖有一座铁香炉,高四米,腹围长四米,铸有“民国十九年”的字样。门洞两各建有三间佛殿。
第五层建筑——四层佛殿。门洞为硬山前廊式三间。明间开圆门,顶上是重楼牌坊式装饰,顶部用灰雕有“泰运天开”四字。门洞两侧立有四甬捐助碑,在捐助碑东西两侧,分别立有光绪年碑一块和民国碑一块,门洞两侧各有三间硬山式佛殿。
第六层建筑——五层佛殿。建在十九点五米的高台基上,第一节通道两侧有石阶可上楼。第二节楼方形,檐柱十二根、金柱四根。斗拱有角科与柱头科皆七踩,拱作云状。屋顶九脊,正脊有金色相轮。楼内殿内供有“真武大帝”。楼两侧各有佛殿三间。此楼在“文革”时期被拆毁,现存的建筑是一九九三年修复的。
第七层建筑——六层佛殿,它是明性寺后殿。正殿九间,前后抱头九架梁。檐部七踩斗拱,雕刻纤细,彩绘单退晕。正殿两边各有三间配殿,为硬山棚长廊,开一门两窗。后殿地势较高,一排十五间,建筑显得宽敞宏伟。
东院是僧房,前后两排五间。临街一排是居士房五间,前边有院墙,中间开一院门。西院是讲善堂,现在是缸窑岭镇政府驻地。讲善堂后是明性寺柏林。
整个第七层佛殿在六十年代拆毁。一九四七年时,锦西县人民政府部分干部在此办公。一九七一年,第七层佛殿原址曾修建过公社干部住宅,解放后改做缸窑岭村小学校舍,一九八七年学校搬出。
一九六三年,明性寺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八年十月,明性寺又被列为锦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零年,因区划调整,明性寺列为葫芦岛市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七年,明性寺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较好。二零一零年春季,省文化厅投入二百四十多万元重新修缮明性寺。
二零一四年一月十四日,释养仁法师进驻明性寺。此后明性寺香火越发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