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改革高校思政课:不用点名无人缺席
2015-03-28 09:30:26   来自:中国青年报    评论:0

  本报记者 王烨捷《中国青年报》(2015年03月28日03版)

  这是教了38年思政课的复旦大学老教授顾钰民梦寐以求的上课效果——不用点名,不用上课随机提问抽查,学生能自觉做到在思政课上不玩手机、不看外语书或者专业书。

  如今,这种效果达到了。

  去年,在一群70后、80后年轻教师的辅助下,顾钰民所领衔的“基于实效性的《概论》课教学改革和建设整体推进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青年讲师陈琳对这项改革带来的成效最有体会,她的毛概课(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现在是复旦大学“电子选课书”上学生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思政课。

  在中国内地高校,因为思政课课堂略显枯燥的“天然劣势”,它几乎很少获得国家级的教学成果奖,历史最好名次也不过是“二等奖”。

  顾钰民和他那支平均年龄43.5岁、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思政课老师正在做的,是“抢救”这一相当重要却又天生“乏味”的大学必修课——让那些为了学分不得不来听课的学生,不再“来了不听”。

  不点名的思政课怎么上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高校思政课的改革,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在进行。学生上思政课“来了也可以不听”的情况,早就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了。有的学校如清华大学推出“一对一”师生交流模式,有的学校如大连理工大学推出“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还有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采取“网络授课、课堂互动”的O2O时髦手段上课。

  “背书、背答案、背论述、背要点。”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说,上大学前,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就是一个字“背”。但在复旦大学,所有思政课的考试,如今都是“开卷”,并且老师上课不点名。

  在江苏某所正改革思政课的211高校的一位老师看来,这有些太过“宽松”了,“如果连课都不来上,随便写篇论文,我是绝对不让(考试)过的。”

  陈琳上课,从不点名。这个讲起课来总是忍不住带个“呢”字结尾的漂亮女教师,走上讲台后,不爱掏课本。

  实际上,要听懂她的毛概课,除了课本,你还得通读各学科书籍,有时甚至还必须要翻翻外文原著。谁也不会想到,一门毛概课,她竟会与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论》联系到一起。

  3月20日晚上6点半,她的毛概课准时开讲,无人缺席。医学院大一新生杨正圆抢到了第二排的好位置,他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句话:“用社科的思维去做自然科学的研究。”他告诉记者,陈琳的毛概课实际是在教会学生做学术的方法。

  陈琳找出一则媒体对特高压电网的报道,告诉台下的学生,“如果哪个学自然科学的学生,可以通过解答特高压的技术难点来回答垄断程度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继而设计合理分配制度的话,我一定在权限内给一个A+。”

  从第一节课开始,陈琳就告诉学生,这门毛概课是想让大学生尝试回答“通过怎样的制度和文化建设,让当代中国社会更可爱”这一问题。

   思政课老师来自不同专业

  思政课现在的上法,令经验丰富的顾钰民“脑洞大开”。他告诉记者,复旦每一名思政课老师都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并且来自不同专业——有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法律学,甚至经济学的。

  同样是一节课,年轻人的上课方式完全不同。“他们观念更解放,没有一个人会拿着一本教材去上课。”顾钰民的意思是,并非老师不用教材上课,而是老师绝不能仅仅拿着教材去“照本宣科”。因为后一种方式,现在的学生完全有理由“来了不听”。

  李冉老师最近上的一堂课,是让学生讨论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他的课堂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被用来讨论各种社会思潮。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主要让学生“报选题”;第二堂课,让学生一起从海量选题中挑选题目并找到合作伙伴;第三堂课,就是讨论。有时谈谈香港问题,有时谈谈“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李冉的上课方式,8年里经历过两次重大演变。

  刚当思政课老师那会儿,这个年轻教师“拽得很”,“反正是必修课,这个课堂就是我的,我给你们(学生)灌输什么,你们就得吸收什么。”这样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政课,上了一段时间,效果不佳。“来了不听”的学生大有人在。

  此后,李冉改变方式,他把课堂完全交由学生自己掌控,“课堂是学生的,让他们自己发挥吧。”但这种方法也没能坚持下去,因为课堂“太散”,大家各说各的。

  如今,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我们一起发现议题,一起讨论,时代气息非常重。”

  院长高国希很愿意让这些入职时“只是团员”的年轻教师“试试”。他曾见过很多种思政课改革方式,其中以“邀请其他学科专家来讲思政”的做法最为流行,但他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虽然有点意思,但对思政老师本身的锻炼太欠缺了,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会上课的思政老师。”

  没有考试的思政课“最难”

  陈琳刚刚留校当老师那会儿,颇有“建设性”地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复旦校长,你想做什么?”一个男生的回答令她尴尬极了,“我想取消思政课。”

  这个回答,如今回想起来,仍令不少复旦的思政课老师感到尴尬,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由此启动。

  每一年,顾钰民都要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市长。他要把一些改革先行地区的市委书记、市长请进复旦校园给学生讲课,为学生完成思政课考试助一把力。连续6年,思政课实践教学都会把“复旦大学中国市长论坛”列入规划。

  按照规定,学生参与“市长论坛”所写的小论文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获得优秀论文者,思政课期末考试可获免考,成绩直接拿A。6年里,已有50多名市长“走进”复旦学生的论文中。

  医学院大一新生杨正圆告诉记者,这种把论文当作考试的思政课其实“最难”。“只是背答案的话,多简单。”尽管更难一些,但杨正圆还是喜欢写论文,“这是在学习一种做学问的方法,对任何一个学科的学生都是有用的。”

  顾钰民觉得,“请进来”的方式更稳定、更能保证质量、更可持续,“让学生自己走出去,质量未必高,因为他们很难接触到真正懂政治、有经验的地方主官。”

  除市长论坛论文外,院里每年都会举行主题征文大赛,参赛的优秀作者,同样可以获得免考资格,直接拿A。考试方式是“指挥棒”,思政课“考法”的改变带来了显著效果。

  顾钰民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转向对理论知识在社会和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而不再是考前突击背教材。

(原标题:复旦大学“抢救”思政课)

编辑:SN117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热词搜索:思政

上一篇:荷兰首相回应中国肉身佛像被盗:须严谨考证
下一篇:北京环保官员借治理PM2.5等寻租百余万受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