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代表建议设家风教育日:做人不忘本
2015-03-07 16:00:04   来自:现代快报    评论:0

  “你能记得祖父、曾祖父的名字吗?”昨天,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在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笑着反过来向记者提问。这个问题,倒是让记者愣了一下……今年全国两会,他随身携带着自己编写的家族史《蠡园惊梦》,呼吁大家都能写写自己家族的故事,或通过“一封家书”来传承家风。这一话题,引发多位代表、委员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广博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利平则带来了一份建议,呼吁设立“家风教育日”。  现代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安莹 欧阳丽蓉/文 李雨泽/摄

  一封家书

  影响六代人

  “为人要谦逊为先,恭敬为贵,万不可有骄傲之……无论上中下,终要以礼相待,无生嫌隙。至要!至要!”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专访时,谈及家风家训时,曹可凡默念起了自己祖辈的一封家书。他说,“谦逊为先,恭敬为贵”的家训字字值千金,是祖辈留给他的最大精神财富。正是受到这封家书的触动,曹可凡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呼吁有关部门要鼓励百姓挖掘家族历史,弘扬良好家风家训,重建家庭型社会。

  一部家族史重聚一家人

  “我的祖辈没有留给我们一分钱的遗产,可是我觉得自己非常富有。”曹可凡说,很小的时候,曹可凡就听奶奶说过许多家族往事,但后来慢慢淡忘了。等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要跟孩子讲“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时,他发现家史、家训何其重要!

  他说,当自己读到这封祖辈家书时,几近落泪。这封家书看似简单,却浓缩着“谦逊为先,恭敬为贵”八字家训。“当时的高祖可能觉得就是个普通的家书,但却影响了我们家族六代人”。

  因为历史的原因,曹可凡的二叔、三叔一直生活在国外,亲人之间的关系渐渐有些疏远。曹可凡回忆说,自己与三叔儿子的第一次碰面,让他下定决心要撰写家族史。“他不会说中文,我们聊天时他一口一个‘你的国家,我的国家’,这让我觉得很难受。”

  历时四年,曹可凡与家族史专家宋路霞合作,完成了家族史《蠡园惊梦》。为了完整呈现家族120年间的生活变迁,曹可凡往返于图书馆、博物馆及档案馆之间查找相关资料。这部家族史完成之后,曹可凡第一时间把这本书发给了远在美国的亲人。“这本书就是纽带,让我们在不同地域的家人共同回忆家族往事,也让我们重新聚拢、联接起来。”曹可凡说。

  鼓励大家书写自己的家庭故事

  曹可凡说,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高度重视家庭型社会,家庭稳定和谐就是社会稳定和谐。人们必须重归家庭型社会,注重“家风”“家训”“家史”,挖掘家庭文化内涵。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之所以能绵延几千年,就是靠家教家风的陶冶和浸润。

  “如果家里有一些历史的,可以去查找相关资料,把家族的历史梳理并延续下去。如果找不到历史脉络,那就写一些家庭故事。家庭故事中闪光的地方,能够让大家一起分享。”曹可凡表示,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历史,都是宏大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都体现着家风、家训,从中能够寻找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他说,每一代人都遵循着家训并传承下去,“这种力量虽然不是激烈的,但却绵长而有力!”

  建议设立

  “家风教育日”

  “倡导社会新风,应当从培育每一个家庭的良好家风开始,家风好了,社会风气才会好。”江苏团的人大代表、广博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利平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感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王利平有五个兄弟姐妹,小时候,父母重视儒家传统,对家风、家规的要求特别高。他至今还记得父亲一直教导他,凡事以和为贵。王利平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公序良俗的传播。他带了一份建议,呼吁设立“家风教育日”。

  “做人不要忘本”父母唠叨了几十年

  “在您的眼中,什么是家风?”记者问。“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王利平认为,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仿佛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吸引感受到,让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

  王利平说:“我很庆幸,父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家风,每年过年回家,父母总教我不要忘本,要努力,在工作中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 这些话,父母说了几十年,我现在意识到这就是家风的传承。”

  “变了味”的家风也改变了社会风气

  说起王利平设立“家风教育日”的初衷,王利平表示,近年来,社会上呈现出两种“新家风”现象:一是不重视家风建设,忙于事业应酬;二是随着独生子女特别是“独二代”比例的升高,“421”结构的家庭越来越多。对“小公主”“小皇帝”的溺爱,似乎渐渐成为一些家庭的“新家风”。这些变了味的家风不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老人倒在地上到底扶不扶;种菜的人打了农药说不说……”王利平列举说,我们的社会目前遭遇到“诚信危机”,也和家风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

  建议借助传统节日建立“家风教育日”

  王利平建议,应当在全社会倡导以优秀文化传统、理论为核心的家风教育,这不仅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长,更关系到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设立“家风教育日”有助于社会正能量的代代传承 。至于具体怎样设在哪一天,他认为,可以借助当前已有的传统节日实行家风传统的教育,比如“清明节”“中秋节”。王利平认为,家风应当包含诚实守信;重视学习,崇尚知识;勤俭持家、尊重劳动;家庭和睦等内涵。

  热议

  没有好家风

  人就容易“任性”

  “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习总书记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的传承,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没有好的家风,人就容易‘任性’。”“家风家训的传承,给人崇德向善的力量,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接受采访时表示,家有家规、楼组有公约、社区有准则,整个国民素质就能不断提高。全国政协委员马晓春则认为,一个孩子人格的养成,在入学前家长就已经为其奠定了基础,孩子今后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家长的社会地位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家庭的文化氛围才是最主要因素。

  如今不少省市开展了征集家训的活动,例如,江苏的无锡、常州、泰州等地都通过“家训”征集活动,使得人们对家风、家训的传承意识不断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人不

上一篇:环保部长:治理大气污染要做四方面工作
下一篇:陈吉宁:环保部下属8个环评单位将从环保部脱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