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致富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
2015-03-07 10:30:04   来自:宁德网    评论:0


  重读《摆脱贫困》体会2
  
  林德文
  
  1988年9月,在《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对闽东要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路子,习近平同志说:“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如何发展农业,他回答道:“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小农业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
  
  一
  
  闽东依山傍海,有丰富的山海资源,与全国其他贫困地区相比,是不同层次上的贫困,属于困(难)而不贫(瘠)的地区。
  
  “农业是闽东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优点”,如何发展农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是关键性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闽东要想根本上脱贫致富,就必须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什么是大农业呢?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小农业是满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大农业是面对市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他在整个国家的宏观格局内对发展农业问题的“闽东思考”。
  
  这里农业的外延已扩展到农林牧副渔的范畴。“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吃山”要抓好林、茶、果。“念海经”既要抓海洋捕捞和挖掘滩涂养殖的潜力,又要重视立足于本地的水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加工。既要发展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坚持富民、富村、富乡、富县并举,又要大力培育各种脱贫致富的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大唱山海经”为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方向和推动农业综合开发作出了明确的定位。
  
  按照他的构思,“我们制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总体还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充分开发山海资源,先把农业这个基础培养起来,发挥好乡镇企业和林、茶、果以及水产品生产这三个方面的优势,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现代大农业脱贫致富,进行基本的积累,稳定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生产体系。”
  
  “扶持特困、巩固温饱、开发致富、增强后劲”成为当时宁德地委、行署制定的工作方针,也为此后闽东的“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习近平同志要求干部群众必须实现“小农业”意识向“大农业”观念转化。他强调不能再停留在追求单体的经济利益上,要树立农业全面、整体发展观,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将农业作为整体工程综合开发。“闽东农业要上新台阶,闽东脱贫致富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广,就必须在农业综合开发上下功夫。”“向农业多层次、深层次进军。”
  
  1989年5月底,习近平同志深入宁德市(今蕉城区)山村、海岛调研时指出:“坚持走开发山海资源的路子,扎实抓紧发展林业。要重点抓福温沿线三都、飞鸾的绿化工程,加快发展晚熟龙眼、荔枝生产的步伐,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增大紫菜、海带生产面积,重视改善对虾养殖现状,大力支持二都蚶生产。”9月,宁德地委、行署在屏南县召开“全区开发性生产暨脱贫致富现场会”。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所在地的自然地理和潜在资源优势,山区大力发展林、茶、果、竹、油,沿海大力发展鱼、虾、贝、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开发、批量生产,形成龙头产品,发展区域经济。”10月,在福安范坑特困乡、坂中畲族乡调研时他强调说:“要制定更高层次的脱贫致富目标,扎扎实实地抓下去。要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林茶果,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性生产。从过去单纯依靠一只猪、一亩田,进一步发展到一亩林、一亩果等。”
  
  “大农业”的理念贯彻到闽东发展经济的实践之中,全区掀起了开发山海资源的热潮,推出山海开发、林茶果改造垦复、冬种“三个一百万亩”的目标任务。在地委、行署的全力推动下,各地致力发展多种经营,坚持做大做强特色产品。一些原本种植在房前屋后,或生长在深山的地方特色蔬菜、水果、药材等,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并逐渐形成特色产业。1989年,宁德(今蕉城区)晚熟龙眼、福鼎前岐四季柚、寿宁板栗、屏南无核柿、古田油柰、福安水蜜桃、芙蓉李等名优特色水果各连片开发4万亩以上,香菇种植在2亿袋以上。规模发展带来不菲收益,农民尝到了发展多种经营的甜头,政府看到了农业综合开发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重规模经营、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农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同年,全区完成造林54万亩,育苗1900万株,闽东森林覆盖率终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全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3.1万吨,比增8.89%。农业综合开发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三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建立政府对农民负责的制度。服务于大农业不应该是随意性的,而必须有一定的制度加以保证;服务的手段不应该是简化的,而应该是配套的。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项目,县乡村应从实际出发,层层明确任务指标,签订承包合同,向基层群众提供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
  
  “只要坚持不懈地动员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建立起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那么闽东的大农业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新的重大突破。”他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不搞花架子,一竿子插到底”,到农村一线去锻炼。“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几乎踏遍山川海岛,走访穷乡僻壤,倾听群众心声,探求脱贫致富之道。
  
  派干部到农村一线,被形象地称之为“蹲点”。1989年,地直机关47个部、委、办、局抽调干部100多人组成扶贫工作队,入驻21个贫困乡、村;9个县的县直机关抽调干部1000多人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397个贫困村。一些县的县直机关,甚至出现“蹲点”干部人数超过了在机关办公干部人数的情形。工作队驻点后,对贫困状况开展调查摸底,对贫困线以下的农户进行造册立卡,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对有的贫困户,通过发给扶贫“周转金”扶持发展脱贫项目;对有的贫困户,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有的贫困户,通过引导到乡镇企业就业,提高劳务收入。
  
  同时,扶贫工作队还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改变有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大胆“走出去、闯市场”。通过下派工作队驻点扶贫,大大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同时也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锻炼了干部队伍,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干部驻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农村急需有公心、有威信、有市场经济意识、敢想敢闯的村干部,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1989年,地委、行署领导以及地直机关63名处级以上干部挂钩77个“基层支部联系点”,推动农村党建,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党建联系网络。创办乡镇党校120所,(下转A2版)
  
  (上接A1版)设立电教播放点452个,对全区所有行政村主干进行轮训。同时,整顿了村支部班子、调整充实村支书村支委,村级党组织各项制度逐步得到完善。
  
  此外,由于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农村“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不断完善,使得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有了更多的选择。许多村开始探索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或是投资入股效益稳定的经济实体,来实现村财积累。同时,那些当年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乡镇企业,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涤荡之后,经过不断的淘汰、重组、提升,逐步变成了闽东大大小小上千家农业企业,其中不乏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
  
  四
  
  一任接着一任干。新世纪以来,闽东“大农业”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尤其是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高起点推进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信息化、专业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市委、市政府先后科学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及《全市山地农业示范基地评选办法》等政策文件,有力推进全市高优农业、设施农业和山地农业发展,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奠定基础。
  
  思路变,山海变。围绕2017年实现“2324”的奋斗目标,宁德市牢牢把握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做强茶叶、水产业、食用菌“三大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技引领、市场引导,创新机制、增强活力,环境友好、持续发展;突出抓好机制创新、科技推广、市场引导、教育培训、典型示范等重点工作。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出了一条彰显闽东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在宁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初步形成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山区绿色农业产业带和城郊平原高优农业示范区的“两带一区”农业区域布局,谱写了新篇章。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攀升,增幅居全省首位。越来越多百姓富裕、生态优美的乡村涌现出来。广大农户终于通过发展现代大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梦。
  
  相关链接
  
  宁德市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9个县有6个是国定贫困县,52个乡镇是省定贫困乡镇,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0万人。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大力倡导“脱贫致富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念好“山海田经”,掀开了扶贫开发事业的新篇章。二十多年来,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始终秉承“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致力摆脱贫困的思想和工作要求,着力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上下功夫,久久为功,终见成效。2008年以来,宁德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均在全省前列,到2013年突破万元大关,改写了长期排在全省末位的历史。2014年,6个省级重点扶贫县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达10.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平均增幅达17.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1.3%。
  
  加大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争取省级扶贫资金13.22亿元,市本级财政全年统筹帮扶资金1.02亿元,4个沿海市(区)对口帮扶4个山区重点县投入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6个县累计实施重点帮扶项目230多个,其中大型基础设施类项目83个,产业发展项目98个,科教文卫项目37个,生态环保项目9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5县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1个。
  
  加快产业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的“山海协作”共建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全年新引进规模企业总数达45家;省级农民创业园、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7.5亿元,增长5.65%;茶叶、水产品和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累计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7%,水果、蔬菜、竹业、药材、花卉、畜禽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肉蛋奶、水果、蔬菜、中药材等产值分别同比增长
  
  5.04%、13.01%、14.8%、8.25%。
  
  推进整村扶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83个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累计争取各类帮扶资金近8000万元,实施各类项目500多个,161个县(市、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累计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20多个。83个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00元,比增15%,超过全市平均增幅。同时,21个村“落地”村集体增收项目,村均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农村条件不断改善。京台高速、衢宁铁路、合福高铁等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全市2100多个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28.4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及蕉城、霞浦、柘荣、周宁、寿宁5个小农水重点县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6.62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前完成;27个村开展了美丽乡村一日游示范点建设。
  
  实施造福工程,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完成好全市14.5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基础上,继续实施好“造福工程”、信贷扶贫、技能培训扶贫等扶贫到户措施。完成“造福工程”搬迁2.3万人,建成34个50户以上“造福工程”新村(社区),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资7030万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屏南、柘荣、福安霞浦四个“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全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超2亿元。完成“雨露计划”培训7000多人次。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从家庭年人均1800元提高到1900元。农村医保、大病统筹实现全覆盖,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72个村卫生所,1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还以《老村医的新三样——福建宁德“海云工程”惠及千村万户》为题进行专门报道。

相关热词搜索:要走

上一篇:人大代表:应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
下一篇:北大新任校长林建华:教育非工业 没有固定流程

分享到: 收藏